★賞花地點:江陰黃山湖公園
由於疫情多點頻發,“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成了一種奢望,只能困守在方寸之地。幸好家門口的公園,也時時會給我一些新鮮感。
今天,我選擇了一個雨後不那麼晴朗的天氣前往黃山湖,這座公園是我素來頗喜歡的散步場所,不過最近有些懶怠,也是許久不來了。沿著湖邊散步,是我喜歡的散步路線,原本想去旁邊的草叢找鼠尾草的,結果鼠尾草沒找見,卻意外看到了鴨跖草。
雖說花名不那麼好聽,“蹠”字我還是查了字典才知道正確的讀音,但它的顏值還是很高的。儘管它們只是分散在草叢裡,花型也不大,但還是讓人一眼就看到了它們的存在,然後戀棧不去。
鴨跖草是粉狀胚乳目、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披散草本,別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葉等。如果說它的學名讓人一頭霧水,別名就有很明顯的指向性了。竹子是指其顏色,更準確地說是指它的葉子,真的很像竹子,不過沒有竹子那麼翠,看起來更飽滿一些,也更水靈一些。至於翠蝴蝶這個別名,那就是指它的花朵了。花瓣上面的兩瓣是非常亮眼的深藍色,下面一瓣是白色,不過很小,幾乎可以被忽略過去。花蕊是鮮亮的黃色,微微伸展,整朵花的形狀那是相當漂亮的。
兩片花瓣在上方微斜向上伸展,彷彿是展翅欲飛的蝴蝶初初展開雙翅,碧藍的顏色讓人愛不釋手。花朵不大,又十分惹人愛憐。它的花瓣很薄,顯得輕軟預美,又帶著一點脈脈的溫情。很奇怪,明明是標準的冷色調,可是我卻偏是從鴨跖草的身上,感受到了溫暖。
其實它的親戚紫鴨跖草更常見,我第一次認識“蹠”這個字,就是因為紫鴨跖草,家裡也剪了一段頭插在花盆裡,現在仍然長得挺好。鴨跖草卻是比較少見,我光顧著欣喜地圍著那幾朵可愛的小花朵們欣賞了,等我走出公園的時候才有些後悔,沒有剪一枝回去栽種。對於我這種養花小白來說,鴨跖草還是能夠種活的吧。
沒錯,鴨跖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草花,在全光照或者半陰環境下都能夠生長得很好。不過牠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冬季還是要把它搬回屋內才能順利度冬的。它們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生長得很好了。但也不能長期讓它們處於濕潤的環境,過猶不及嘛。
我覺得很奇怪,明明鴨跖草可以稱得上是一種高顏值的花朵,為什麼公園並沒有大面積種植呢?如果說它們的身姿不夠高大的話,那麼美女櫻等植物也是很矮小的。或許,是因為它們枝蔓披散,不太好整形的緣故吧。
黃山湖的這叢鴨跖草其實更像是野生野長,任由它們在草叢裡與其他的花草們爭奪一點生存之地,不知道假以時日,它們能不能勝出,開出大片的花叢……
驟雨敲窗驚曉夢,輕霜初起未曾留。
人逢喜事還添喜,坐困愁城又更愁。
——七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