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的宏村是屬於清風細雨的,清晨沿著青石板路迤迤而行,在煙波畫橋的淡淡古意中,我舉目遠眺,白牆黑瓦的古村落在遠山的映襯下,有一種清新淡雅的美,極簡極美,意蘊悠長,遠山含黛,雲霧繚繞,宏村,輕輕吐出這兩個字,似乎一個輾轉了若干歲月的夢,被我悄悄開啟,每一次來到宏村,我都不曾失望過。
宏村的畫橋,是這個徽派古村落的標誌性建築,靜靜的沉默於南湖之上,年年歲月,歷久彌新。無論是哪裡來的遊客,到了畫橋,都要拍上幾張照片,留個念想。宏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敖縣東北部,是國家首批12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有畫里鄉村的美譽。如今的宏村至今還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
煙雨迷濛的六月,我從我的北方小城出發,來到思念了千千萬萬遍的宏村,我不知道月沼的紅燈籠,是否還會記得我的身影,畫橋上的凝眸,是否還是夢裡曾出現過的熟悉畫面。
梅雨季節的宏村,是皖南一道清新婉麗的風景,清晨的一場雨後,眼中的都一切都散發著欣欣然的氣息,用小小的無人機穿越雲霧,飛到300米高的空中,去俯瞰這個神奇的牛形古村落。
來到宏村旅遊的人,對於宏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牛形的古村落,這裡究竟有何講究呢?據專家考證,宏村的選址、佈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著直接的關係,宏村是一座經過嚴謹規劃的古村落。村內外人工水系的規劃設計相當精緻巧妙。宏村村落,選址一般是按照陰陽五行學說,並且經過周密觀察周圍自然環境,和利用自然環境,以達到'天時、地利、人和'兼備而修建而成,從而產生"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古人的想法真的很神奇,整個村落成牛形,所以也宏村也被稱做——牛型村落。
來到宏村,我最喜歡的就是站在月沼這裡發呆,從空中俯瞰,月沼就如一個小小的月牙儿,在徽派古房屋的包圍下,顯得十分靜謐。宏村其實有很多景點,都值得我們細細觀摩,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
穿過畫橋,穿過歷史的塵煙,走進宏村的千年徽州往事,去遇見屬於我的宏村故事。垂柳依依,荷香淡淡,我的宏村故事也輕輕開啟。
關於宏村的故事,要從南宋時期說起,當年宏村的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舉家從盂縣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崗山一帶建十三間房為宅,這就是最開始的宏村。 宏村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可見當年宏村的始祖,在村落的選址上,頗花了一番心思。
徽州人講究風水學,尤其是在村落的選址上,十分講究,不光是宏村,我們走一走古徽州的很多村落,都會發現,很多村子都是依山傍水的,這樣的風水,是宏村的獨特之處。
古徽州,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徽商是中國很重要的十大商幫之一,徽派建築也有著自己性格鮮明的特點,主要以黛瓦、粉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色,如今在皖南,徽派建築依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走過畫橋,荷葉田田之間,就是南湖書院,在青山雲霧的映襯下,書院顯得格外靜謐,南湖書院是明末興建的六座私塾,稱“倚湖六院”,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合併重建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書院”。重建後的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會文閣、望湖樓和祗園等六部分組成。
書院臨湖而建,環境優雅,如今已經成了遊客們來到宏村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坐在書院的徽派建築中拍張照,感受一下當年古人讀書時的場景,還是很有感覺的。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月沼,白牆黑瓦和紅燈籠組成的畫面,看著依然讓人你心動,我最喜歡的就是沿著月沼慢慢的行走,那屋角盛放的凌霄花,不管我什麼時候過來,都開得極為燦爛。
宏村村落,選址一般是按照陰陽五行學說,並且經過周密觀察周圍自然環境,是自然環境和人工的完美結合,比如月沼,就是當年人工開挖的。
宏村作為一個牛形村落,月沼就是牛的胃,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在當地人的眼裡,關於月沼,還有一個這樣的說法,徽州人做事很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他們做事並不認為做的極致才是最好的,所謂月滿則虧,當年把月沼建成了一個月牙形狀,也是暗合了徽州人做事做人的態度。
微雨的宏村,身穿旗袍的古裝女子,撐著一把油紙傘,悠然的沿著月沼的青石板路而行,那聘婷的背影,是宏村一抹素雅的風景,這樣的畫面定格在我的鏡頭里,畫面外,是意境悠遠的誰的相思。
如果你喜歡宏村,那不妨在月沼這里安靜的坐一會兒吧,等到暮色四合,等到月沼的紅燈籠次第亮起,當水墨色的白牆黑瓦倒映在水面上,紅燈籠的亮光,散發著溫潤的光芒,這就是一幅濃淡皆宜的山水畫卷,百讀不厭。
宏村的故事,在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巷裡,在底蘊深厚的徽派建築裡,承志堂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是徽州文化的一個真實呈現,
承志堂建於清末咸豐五年(1855年),是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村中最大的建築群,佔地約2100平方米,內部有房屋60餘間,圍繞著九個天井分別佈置。正廳和後廳均為三間迴廊式建築,兩側是家書廳和魚塘廳,後院是一座花園。
對徽州文化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徽州有三雕,不僅在過去十分有名,到了現在也被廣泛應用,在宏村的古建築中,木雕、磚雕和石雕,也被廣泛應用著,宏村的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徽州的三雕藝術受儒家的思想影響, 精雕細刻既能彰顯富麗恢弘的格調,又賦予建築及家族吉祥美好的寓意,每一幅木雕,都是一個歷史典故。
在宏村行走,有很多文藝範兒的小店,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無意間路過的一家小店,木製的招牌上寫著四個字:吖裡嘻嘀,初一看,覺得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據說這是一句宏村方言,不知道路過的你會在意這個名字嗎?大概只有宏村人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一家文藝範兒的小店,一個落雨的六月,那年年盛放的凌霄花開的依然燦爛,曾經和我並肩走過宏村的那個人老朋友,也在清真歲月中,一直不離不棄,還有比歲月靜好讓人覺得更心安的事情嗎?
宏村的早晨就開始落雨,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隨意走進宏村的一家小店,熱氣騰騰的麵條,放上梅菜,醃蘿蔔,就是一個美好的早上。
我喜歡宏村,還因為這裡遇到很多有故事的人,循著梔子花的淡淡清香,我來到宏村的青年旅舍,來自廣西的小朱,是一個靦腆的文藝大男孩,一把吉他伴著他行走天涯,在走過了全國很多地方之後,因為喜歡,他留在宏村,在旅社的時候,他會彈吉他,吹口琴,靜下心來在石頭上畫畫,水墨宏村,讓流浪的小朱留了下來,在這裡潛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來到宏村,記得來聽一聽小朱的歌,留下屬於你的宏村故事,
貓咪,花樹,帶點憂鬱的吉他聲,幾瓶啤酒,若干書本,青年旅舍的小院子花木扶疏,散發著慵懶的氣息,卻讓人浮躁的心,瞬間安靜下來。這裡有酒,你可願說出你的故事?
毛豆腐,老臘肉,都是宏村的特色美食,徽菜在製作上十分講究色、香、味、形、份量和湯鹵,在烹飪上擅長燒、燉、燜、蒸和炒、炸、溜等,毛豆腐還曾經被央視專門報導過。
皖南的六月,多情亦多雨,這次來到宏村,我了入住黃山奇墅仙境中坤國際大酒店,在白牆黑瓦馬頭牆的意味悠長中,感受徽派慢生活的愜意。
垂柳依依,煙波畫橋,無論是煙雨迷濛,還是晴空萬里,宏村在不同的季節輪迴中,都呈現給我一種簡約寫意的美,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專程來宏村鎮參觀,他對這裡的古建築和古水系設施等評價極高,並在承志堂內揮筆題詞:“黟縣宏村古建築物是國家的瑰寶”。
一個人一把傘,一首老歌一個梅雨的六月,宏村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喜歡的歲月靜好,雨聲滴答,老了青磚,濕了黛瓦,我亦把屬於自己的故事,留在了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