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廣州 遊記
計劃出遊
2020年中秋國慶小長假在一起,可連續休息八天。感受新冠的影響身心有所無奈和壓抑,也想出去轉轉,換一種心情。
中國發展的驅動力在南方,在長三角、珠三角,鄧小平南巡講話引領改革開放,計劃去嶺南一遊。
1號和家人一起過中秋,月餅還是要吃的。晚上出去賞月,青島當晚的月色可以描述為月朦朧。
2號出發,先飛深圳後到廣州,8號返程。往返時間確定,中間也就隨機安排了。
身份證、手機現在是出行必備,驗證、取票、支付、定位、網約、訂酒店、找美食、亮綠碼、看攻略、查交通等都要用到。手機已是多種功能的集成,自己在出行中不知不覺也成了低頭一族。
深圳印象
深圳曾去過幾次,印象深刻的是市民中心的大鵬展翅建築造型,醒目的三原色加上巨大的體量讓人記憶猶新。
深圳的歷史主要是伴隨著香港而來,改革開放前也是偷渡去港和走私的過渡地帶。
當地正進行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活動,《大潮起珠江》。
城市是現代版的城市,人來人往以年輕人為主。時不我待,灑脫有愛。點撥自己:心若年輕,便是晴天!
《世界之窗》 讓建築和景色的尺度變小了,給人有不出國門遊天下的自大。
蓮花山 登高遠眺可以俯瞰深圳全景,下面草坪放風箏的遊人又透著休閒。臨近入口處有一個徵婚角,可免費張貼徵婚信息,其中不乏海歸、高管和高學歷單身。
深圳博物館 主要是記錄改革開放的歷程,或許這也是不該忘卻的記憶。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正在舉辦《窗裡窗外——梁思成 林徽因特展》。梁思成是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啟超之子;林徽因乃民國時期文史留名的林長民之女。兩人曾留學歐美學習建築,林徽因的人物標籤是:民國四大美女、民國十大才女。林徽因的故事比梁思成多,活出自我也無憾人生吧。兩位大師在建築學上最大的傳承是確立了中國建築史的地位,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
觀特展要掃碼購票,有所區別是中午12:00前後票價不一樣,下午的票價要貴,應該是下午參觀的人比上午多。
118層、高度592.5米的平安金融中心 是深圳的地標建築,平安金融由原平安保險與深圳發展銀行合併而來,自己也感慨金融+保險的財富、造福效應。
沙頭角 的中英街就不去了,回來被隔離14天也沒必要。
深圳北到廣州南
乘坐的是高鐵,時速便捷已有廣深同城化的趨勢。
廣州觀感
廣州 街面上人們的平均年齡比深圳大一些,說粵語的人也更多。 普通話是四調發聲,粵語是九音發聲。 粵語的音調起伏變化即抑揚頓挫勝於普通話,這也就是粵語歌曲用普通話演唱味道不一樣的由來。
陳家祠 已改稱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是晚清陳姓人氏集資興建的合族祠堂。 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裝點著建築,體現著中國古建築雕樑畫棟的美感。 南雕北畫,南雕在這裡展示的可以說是集大成。
沙面 曾是英法的租界地,白天、傍晚各去了一次,歐陸風情或是人們欣賞的亮點。印象最好的是聽看珠江邊幾位年長音樂愛好者的自奏自唱,灑脫自如、享受生活。
廣州聖心大教堂 造型和青島聖彌厄爾教堂(青島天主教堂)外觀差異不大,都屬於哥特式建築風格,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砌造,所以也稱為石室聖心大教堂。
萬能的天主啊,讓新冠病毒早點遠去吧!
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位於白雲山西側,由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主設計師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展覽中心不同時段都有統一講解,從規劃角度解析城市。牆上的幾句話值得回味: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廣州塔 位於城市新中軸線珠江南側,通稱為“小蠻腰”。造型典故來自白居易的詩句:櫻桃樊素口 ,楊柳小蠻腰。 遊塔最好能買到450米的室外觀景平台,登高遠望有一覽眾樓低的情懷。
廣州大劇院 是號稱“建築界的女魔頭”扎哈 哈迪德設計,造型奇特,外形宛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入鄉隨俗,為了中標老外也會講故事了。行遊幾日,略累,也想看看演出兼做休息。
7號晚上的演出是廣州芭蕾舞團演出的舞劇《浩然鐵軍》,網上已沒票,售票廳說只有680的票。世上無難事,只待有心人。從票販子手中一層A區380的票200買下,進場欣賞(微信掃檢票碼,可知票面信息和真偽)。觀眾廳並未坐滿,看來是有不少贈票、送票。劇場的聽覺、視覺都很好,聲樂是現場伴奏,中場休息15分鐘。謝幕三進三退,掌聲三呼三應。
廣東博物館 簡稱“省博”、粵博,美稱“月光寶盒”,和廣州大劇院分別位於新中軸線珠江北面東西兩側。3號開始網約,最早能約到8號。
這次觀展主要在四層的廣東歷史文化展廳停留時間長,可能現階段自己對當下與過去尋求對話更感興趣。
主入口顯示10:30有志願者在這個展廳免費講解,志願者是一位廣東女性,普通話說得基本標準。一個多小時的講解學習了許多知識,如:廣東當地人可分為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語言有別,生活習慣等多有不同;毛主席詩詞:“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描述的五嶺只是嶺南的一部分;最早的南越王是秦始皇派去南征的將領,原籍河北;土樓的修建受北方居民南遷影響較大;“粵”和“越”有時通用等。
走到唐代韓癒的展框前,想到了古人寫的詩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這也就理解了當時中原人稱嶺南為蠻荒之地的原因。
這次出行打卡地選擇博物館較多,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了解一個地域歷史文脈、風土人情的窗口,建築本身也是景點,還有一個好處是免費!
吃喝
民以食為天,食在廣東。深圳、廣州餐飲差異不大,深圳受內地或外來習俗影響更多。值得回味的是“喝”,不是北方常說的喝酒,是喝茶。食客在就餐的時候,多會點一壺茶。 8-15元一壺,鐵觀音、羅漢果等。茶壺邊放一個酒精燈加熱開水用,水最好用山泉水。喝茶的杯子是淺小、內色淡的茶具,適合觀、聞、品。 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 喝茶的方式稱為功夫茶或工夫茶。功夫茶源於宋代,潮汕名氣最大,據說有備器、淨手、洗杯、納茶、請茶等多個步驟。 “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隨意而斟、淡定淺飲,可以說飲茶間品茗生活吧。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出自蘇軾的詩句《惠州一絕》。“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杜牧經過華清宮的有感而作。荔枝、香蕉、菠蘿、龍眼號稱南國四大果品,別名離枝。離枝的原意是果實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這就理解為什麼荔枝掛著枝葉售賣的道理了。自己也很嚮往這凝脂佳品,到了當地才知道已過了荔枝的採摘季,那就期待以後吧。博物館看展覽明白,荔枝也是皇帝對大臣和外番的賞賜,看來要從另一方面理解唐明皇了。
住
住的地方選擇的是華住旗下的全季和漢庭。優勢是佈點多、價格合理、品質適宜、訂退房便捷,金卡客戶還優惠免一人早餐,還有一個原因是佩服華住的董事長季琦。季琦出身貧寒,上海交大畢業,是攜程、如家和華住三個品牌的創始人。出了一本書《創始人手記》一般放在酒店客房內可住時翻閱,全書分天、地、人三個章節,分享了他的隨筆、思考、成敗得失、生活美學與情懷,很多方面已上升到哲學和禪的感悟。金錢不代表財富,財富應更多的體現理想、思想和追求。感慨自己現在還是為物質奮鬥,大家已走到了精神和靈魂的境界。
行
在青島接機、送機都是用的“米圖出行”,方便、準時、隨機,單次每人50元。當地交通出行前下載了深圳通、羊城通,以便手機支付。隨身還帶了一張琴島通發行的交通聯合卡看是否可用,到了當地刷卡公交、地鐵都能滿足支付功能,幾天內都是用這張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鐵的建設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快捷、不受地面交通影響。公交的優點是免去了上下的勞累,順路還可以看街景。兩地的公共交通都是普通話、粵語、英語連續播報。 “坐得穩、扶得好,緊急剎車危險少”,公交車上的聲音還在迴響,值得記憶的假期已近結束。
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心有嚮往,秋高氣爽。賦詩一首,以記此行。
中秋國慶嶺南游,鵬城五羊立潮頭。
西風東漸今又是,敢為人先唱九州。
2020年10月10日 於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