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遊記之廣州沙面島。

访客 7.9K 0

2021年4月5日下午4點25分在陳家祠荔灣路公交站乘車到沙面島附近的六二三路公交站。下車過一小橋,就是著名的沙面遊覽區,現為國家5A級景區,而且免費。沙面,猶如上海的外灘,是一個遊人如織,人氣炙熱的地方。凡是到過廣州的遊客,不到沙面,似乎是未盡來賓之意。我之前曾經兩次到廣州,都未曾謀面,這次一定不能錯過。

為什麼沙面對人們有那麼大的魔力呢?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湧,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粵海關會所、廣州俱樂部等在沙面相繼成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已成為我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歐陸風情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築"博物館"。已被開發成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閒勝地。

沙面島最主要的看點在建築方面,島多為19世紀末建造,並帶有西方風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築。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築,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築,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築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牆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的亭子;沙面大街4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築,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牆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規模雖小,結構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建築。

讓沙面更有面子的是1983年開業的白天鵝賓館,是由香港巨富霍英東先生上世紀80年代初投資興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賓館。

1985年白天鵝賓館成為國內首個世界一流酒店組織成員;1990年成為國內首批三家五星級酒店之一;1996年榮列全國百優五十佳飯店評選的榜首,連續多年來被國際旅遊指南等國際知名媒體評為國際商務人士到廣州的首選酒店。 2010年,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廣州白天鵝賓館被認定為文物。現在白天鵝賓館仍然是沙面島上最高最亮眼的現代化建築。

沙面不僅有各式西洋建築點綴其間,讓人駐足流連,更有綿綿珠江將其擁抱,環繞四周。江岸邊綠樹擁翠,花草錦簇,人潮湧動,其樂融融。隔岸高樓大廈,林立櫛比,江邊還有遊船碼頭,可以乘船一覽沿江風光,到此一遊,實乃幸事。

下午6點20分,我們從沙面島的東側出島,在文化公園總站乘110路公交到解放中路下車,步行回酒店,本來想在路上解決晚餐,竟然沒有一家合適的餐館,從公園前地鐵站A出口下去,赶巧有一家老鄉廚快餐店,有十幾種菜品,大米飯隨便吃,正合我胃口,價錢僅十幾元。坐下來才知是我們河南老鄉開的餐館,下餘兩天我們幾乎都在此吃飯,徹底解決了餐食不習慣的問題。飯後,步行回酒店休息。

標籤: #摄影 #人文 #自由行 #陈家祠 #沙面 #广州 #白鹅潭 #红楼 #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 #白天鹅宾馆 #公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