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
又到了年中總結的時候了。本以為疫情就這樣與中國漸行漸遠的時候,沒想到在這半年之中,從年初的河北疫情到近期的廣東疫情,讓我體驗了一把萬人空巷的逃離、居家隔離辦公、在單位隔離辦公、連續三次社區核酸檢測類似的各種待遇。這點讓我感受到,我們都是社會人,在這種全球性的事件當中,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世外。所以,在這半年中,疫情相關問題還是主旋律。
二、寒冬下的商業(酒店、餐飲)
新年伊始,去了一次北方,重新領會了一下北方的寒冷。我在廣州買的羽絨服,再加上一條秋褲,真的在北方扛不住。其實扛不住的還有酒店行業、餐飲行業。
光看照片外面就挺冷。
這是我住過面積最大的房間了。 估計房間得超過50方使用面積了。反正後面我就不住這個房間了,主動找一個小一點的房間,因為坐在床頭看電視挺吃力的。
這麼大的一個房間,價格居然只有150元。這裡商家要真金白銀的付出地下車庫的停車費(20元),電費(空調製熱),以及其他各種費用。當時我還問了一句:你們這樣能掙錢嗎? 沒想到,一語中的,他們拖欠了我的發票,等到後來我找他們要發票的時候,他們說,他們已經關門大吉了。攜程上也無法預訂房間了。至此,我知道我的發票是徹底沒有了著落。
晚上,一個人叫了一盆羊蝎子。在廣州這東西賣的少,吃的也少。在北方就不同了,大街小巷都有的吃,北方人還是愛吃肉,吃純肉的菜。但是即使是晚上吃飯高峰期,全程也只有我一個客人。
這不是單純疫情的原因,也有土地大開發的原因。現在大小城市,老房子統統拆了,新小區、新商業中心拔地而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酒店、公寓性質酒店、飯店等低門檻的行當營業了。但是這裡面能盈利的有多少?疫情只是最後一個稻草。
還有一個例子,這是我每天等班車的地方。 這幾天廣州鬧疫情,出租車司機生意也淡了,大早上也不開車轉了,都老老實實在村口趴活了。
家門口的百佳超市關門謝客了。在謝客前的兩個月,大減價大甩賣,真正的一件也不留。從我搬過來這裡,這家超市就在這裡了,有點小感情,它這樣一走,我心情也有點失落。從目前的商業形態看,大賣場的優勢正在慢慢被電商、小型超市取代。百佳果斷關店,說不定也是一種明智之舉。
三、吃一頓好的
小敏子經過幾年努力,終於獲得副高職稱。如果按正式叫法,不能叫小敏子了,得叫宋主任了。這不得吃一頓好的嘛?在網上查了半天,咱不能還是跟以前一樣,人均50到100的標準吧。要找好一點的,於是找了一家。
稍感失望,技術沒有十四涌村口大排檔高超。
四、爬小山
這個所謂的爬小山,就是指的廣州東站後面的個小山包。這個小山包我查過地圖,查過百度,也沒弄清楚它確切的名字,到底叫燕嶺山還是叫將軍山。反正,我和果果說起爬小山就是指的它了。
小孩都這樣,看見照相就煩,把臉捂起來,不配合。
這條旅遊線路,是2020年初,疫情期間我和果頭開發的。從家都山頭再走回家,全程7公里整。小山頭絕對高度估計有70米左右。到目前為止,已經不知道爬了多少遍了。規定動作是,上山前魔方公寓下面買水買冰激凌,下山後在僑英花園下面的麥當勞來一份雙層鱈魚堡套餐。老爹一般不吃,只給女兒吃。
五、故地重遊
大學四年在孝陵衛度過的,到今天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記憶裡,當時的鹹水鴨、烤鴨都是6塊錢一斤,桂花鴨好像貴一點。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剛來的時候二食堂的紅燒肉,23年了,再也沒吃到那種甜甜的,膩膩的味道的紅燒肉了。
這次重遊南京,發現南京的湯包真的挺好吃,嗯,反正比鴨血粉絲湯好吃一丟丟。
淮南的牛肉湯也不錯
南京的雨花石:
我對雨花石沒啥研究,但是依我的水平看,雨花石的產量少,具備美觀度的石頭少都是成為南京雨花石進一步擴大名氣的限制因素。另外,南京雨花石就是一種普通瑪瑙,非洲瑪瑙,蒙古瑪瑙,比這個雨花石好看多了,便宜多了。如果真有人收藏雨花石,也是收藏的一種情懷。
20年前南京最高的樓是金鷹莫屬了。現在肯定不是第一了,但是看樣子依然能進前十、前五的。應該是考慮到中山陵啥的,有一定限高政策。
春天還是不要來南京了,梧桐樹的掉的沫沫這東西直接掉眼睛裡,比北方的楊絮可惡多了。
南京也有”新馬泰“”,這次到了這個“馬”,果然是被出租車司機認為的是全南京最亂的地方。
但是東西好便宜。記不清花了10塊還是12塊,買了一個肉夾饃。居然被震撼了,老闆死命往裡面夾肉,直到加不動了為止。這讓我想起了廣州的秦人美食的肉夾饃,默默流下了眼淚。
一天晚上喝了點扎啤,回到駐地附近後,不想立刻進入一個人的世界,又溜達到了那條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巷子。
在水果店門口,觀察了十分鐘,生活百態,感觸頗深。
六、早飯和一家飯店
上圖看,食堂早飯還可以。但是沒可以幾天,又打回了原型。讓我想起一句話:做一件好事簡單,難得是做一輩子好事。成功的人和普通人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成功的人能夠堅持,而不是三分鐘熱度。
以前吃新疆菜都是去穆斯林餐廳。這次去了旁邊的新疆大廈,發現那裡更地道。什麼缸子肉,薄皮包子都有。
結論就是是個可以再去的地方。
七、涿州印象
先欣賞一下涿州雙塔的英姿。
我一直有個疑惑,涿州雙塔那麼漂亮,加之旁邊還有古城牆,再不遠的地方就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大石橋。三個景點相聚不過500 ,可以連片搞成一個景區多好,這個景區比什麼山寨的張飛廟強多多了。實際情況都是都統統塵封了起來,不讓人踏進半步。
大石橋景色
古城牆。與俺們老家的城牆一樣的,都是土壘成的。
路過一個民營加油站,加油還帶免費洗車服務,這服務槓槓的。比中石油中石化強不少。
我最喜歡的老冰棒。味道比老冰棍好吃,才5毛錢,良心價啊。
敕建三義宮就是皇帝要求紀念三義而建設。整個景點就是這個大門和里面的九龍碑是老的了。
四處轉轉,百尺桿鎮。
本地的歷史文化名人,邵先生,今年誕辰1100年。
進入北京地界了。
房山區最偏遠的地方,要搞產業園。失敗了,成了爛尾樓。
原來的規劃。建議還是撤了吧。
這裡面是唐朝一個節度使劉賀的墓地。幾年前在搞產業園的時候挖到的。停止建設,改開挖墓地,說不定因為這個原因減少了幾個億的損失。
此行最遠地,房山地址博物館。
看介紹雲居寺名氣不小,但是距離這裡還有5公里多,實在走不動了。
返程。青山綠水的。
杏子快熟了
桑葚可以吃了。嚐了一個,挺甜。
盧家老宅。
這裡號稱是全世界盧家的祖先。包括韓國的一個政界人物。
六祖好像年前的時候是在這裡。長大了去了廣東。當地花了這麼多錢見了一個六祖廟,至今沒有啟用。
市級保護文物,高家大院。一個工匠,慈禧時代,給宮里幹活,發了財,回家鄉蓋了高家大院。
現在已經落敗。大中午的,我一個人不敢深入其中。
上面還保留了上世紀60年代的印記。
黃河蜜甜的很。
水果上市,好吃的很
特產,馬蹄燒餅
特產,馬蹄燒餅
特產,馬蹄燒餅。要吃就要吃剛出鍋的,酥脆。
特產,馬蹄燒餅。要吃就要吃剛出鍋的,酥脆。
八、回家
回城了。
廣州爆發疫情,進去的人很少。
去附近農科院轉轉。老單位,院子很大,工作、宿捨一起。看這樓的樣子,有個40年起碼了。
院子裡有個山頭。
農科院的廣場
農科院屬於自己的跨廣園快速的人行橋。
農科院屬於自己的跨廣園快速的人行橋。
又到夏天了,收穫的季節。你看岐山村里的桂圓樹碩果累累,壓完了枝頭。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