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御溪書齋:璨如銀河,恍若星空。

访客 8.4K 0

廣州御溪書齋:璨如銀河,恍若星空


在朋友圈才知道御溪書齋這個地方,5月24日和一位久未謀面的昔日同事周老師來到書齋所在地的海珠區僑建大廈。

電梯直上三樓,進入書齋,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這只不過是海珠區圖書館的一個分館而已,但還是被它驚到了:這是圖書館?一點都不像呀!

書齋就是書房,指藏有各種圖書並專用於讀書寫字的房間。御溪書齋的取名源於海珠“瑤溪24景”的典故。瑤溪二十四景在清代及民國初年因風景優美被文人墨客們爭相吟誦。但隨著滄海桑田、歷史變遷,瑤溪舊景大部已不復存在。而海珠區圖書館僑建分館坐落在海珠區珠江河畔,為了紀念這曾經的海珠文化故事,因此將它命名為“御溪書齋”。

名字很國風,設計中國風,還充滿科技感,給人時空交錯的設計感,走進圖書館,分分鐘會以為自己走進了一個網紅景點。

房頂若繁星落滿的銀河、書架如徐徐展開的竹簡捲軸、座椅似自然質樸的矮木墩……走進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南洲僑建HI CITY文創商業中心的御溪書齋,很難想到這個國潮風滿滿的空間是一個圖書館。

“御溪而建,有溪不見水,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竹簡鋪展系書架,潑墨山水映眼簾”。在設計上,以做“中國年輕人的藏書閣”為理念,大膽創新,以現代藝術融合中國國風元素,通過對中國山水的深度理解,將閱讀空間打造成一幅山水畫。


雖然館內整體空間不大,只有300平米,但通過鏡面設計,不僅擴大了空間感,還營造出了“星空頂”的視覺效果。

御溪書齋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藏書也達到1.5萬冊,涵蓋10餘種圖書種類,以生活、藝術、文學、經管、科學、金融等書籍為主。

鏡面和光線直接把藏書區的氛圍拉滿了,爬上階梯才能到達書架,光線透過書縫散落下來,每個細節都透露著儀式感。

你試過在繁星下閱讀嗎?在星河下進入書海的情景嗎?想像中一定是超凡脫俗的幽美意境,但是,設計風格創新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作為圖書館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閱讀,雖然有50餘個閱覽位置,但是昏暗的光線並不適合閱讀,拍照只限於拍拍書齋的環境氛圍,拍人像就顯得昏暗了。所以如果你想純粹閱讀,還是走進中山圖書館或廣州圖書館吧!這裡只是適合拍景物的網紅書店。

書齋入口處展示區的中間區域,是館內光線最好,也最適合閱讀的地方。你看,頭頂一輪“明月”,那是銀白色的圓形燈具,由於地板是透明的,頭頂上的月亮倒映在地板上,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月亮形成雙月奇觀美景,地上的“月亮”旁邊擺放了定制的沙發和座椅供讀者使用。只是坐在這裡拍照的人遠多於看書的人。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良藥,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 ”列寧也曾說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

真是科技改變生活,設計改變閱讀,到御溪書齋打個卡就好了,讀書是不可的,它已經脫離了圖書館的初心了。相當一部分人來到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讀書,而是找角度、擺造型,然後拍照發朋友圈,大功告成。

網紅圖書館既是令人驚嘆的建築,也浸透了決策者、投資者、建設者的一番心血,御溪書齋的館藏圖書除圖書借閱,還涵蓋文創展售、藝術策展、文化沙龍等多重功能於一體。上網、休閒、社交甚至餐飲等需求在這兒也能得到滿足,應該說服務足夠人性化。網紅圖書館之所以能夠成為網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顏值,但是要想紅得長久、紅得有底氣、紅得足夠自信,光有顏值還不夠。

在高高興興開門迎客之後,網紅圖書館還需要不斷創新服務形式,通過讀者沙龍、新書發布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延伸圖書借閱服務,釋放知識的芳香、播撒文化的種子、傳遞文明的力量,吸引更多人去主動閱讀,而不能讓網紅圖書館僅僅成為直播從業者、自拍愛好者的走秀場。


南洲僑建大廈圍繞著“年輕人的新聚場”理念打造的主題街區,除了御溪書齋外,還有各類藝術展廳,是一個綜合型的多功能區域。

整層裝修以國風為主題,古樸的青石磚和揮灑在各處角落的書法,抬頭的LED屏幕照映出來的,是繁華的古風街道。

穿過這條小巷,盡頭就是科技感十足的隧道,多面鏡讓人感覺到迷幻,非常適合打卡。

可惜我們去得太早,漢服體驗館、劇本殺、潮玩店以及舞蹈訓練基地都沒有開放,喪失了不少打卡之地,不過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那個書店,其他的只能留下遺憾了。

御溪書齋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南洲僑建大廈三樓(南州地鐵站A出口出來步行100米處)

開放時間:週一閉館,週二到週日 10:00-18:00開放

交通信息:百度即可

(1755 2022/5/24)

標籤: #摄影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