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千年商都。

访客 5.0K 0
天數:4 天 時間:5 月 人均:100 元 和誰:和朋友

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廣州,從2006年也是我的城市,我的第二個故鄉。

廣州也有不少暱稱,比如說羊城,花城。

還有一個:千年商都。

為什麼呢?

DAY 1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和本地朋友小宗先去參觀了位於黃埔古港的 《粵海第一關紀念館》。

(出行方式:地鐵+公交:萬勝圍地鐵 + 229路/旅遊公交3線)

紀念館的面積不算很大,但內容非常齊全。

了解到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以後,可以深入了解大概300年前“一口通商”的廣州。

通過圖片,介紹,商船和人物的模型,我學到了正是因為300年前廣州是全中國唯一的能讓外商船停靠的港口,因此全國的外貿都得經過廣州,這導致了廣州的商貿氣氛越來越濃濃,吸引了更多的外國商人來這裡進行貿易,開公司,設立國家辦事處,也奠定了廣州的包容。

除了紀念館之外,我很喜歡在黃埔村的巷子裡無目的地的走:很快就發現,這裡時間好像早已停頓了,與我在第二天和三天要看到的廣州完全不同。這種新舊古今的反差讓我很愛廣州!

作為吃貨的我,在黃埔古港的《海景農家菜》吃到了正宗的粵菜:黃埔炒蛋,走地雞,嫩嫩的蔬菜!美味無敵!

下午下了點雨,但我和宗宗都不怕,因為廣東人愛說:水為財!

我們還走到了碼頭上,望著江水深深意識到水為財的含義:江上的黃埔古港就是近代廣州的發財之源。我們都在想像300年前這裡應該有多少船隻停靠,應該多忙碌,多熱鬧!

為了躲雨,我們決定在《古港奶婆》嚐一嘗本地特產:姜撞奶!

一碗在眼前凝固的薑撞奶,完美的代表兩種看似沒關係的液體因為時間和溫度的原因,演繹成一種完全不一樣但很豐富的新品。

可能這就是黃埔古港的意義:中西的碰撞,十三行的誕生。

DAY 2

所有城市有自己的傳說故事,廣州也不例外。

所以我和宗宗先去了越秀公園看看五羊石雕和五仙人雕塑。(出行方式:地鐵:越秀公園)

傳說歸於傳說,但廣州的財富確實是來自他的獨特位置以及外貿,所以隨著在第一天了解的歷史,離開了越秀公園後我們騎著電動車往十三行時代最繁榮的地帶去。

沒有電動車的你不用擔心,可以坐地鐵到長壽路(地鐵:長壽路站)然後走到永慶坊。

這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巷子,離不開歷史(李小龍的古蹟)以及年輕人注射的新活力!

到處都是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新時尚或年輕人的完美結合。一不小心可能真的要走進某位老百姓的家,不過這裡的人們非常熱情,可能習慣了大量遊客的來往。

甚至流浪貓都不躲我們的鏡頭。

走著走著我們就餓了,而在這裡附近可以吃到正宗的老字號餐廳:吳財記面家。

遊客和本地人特別多,排隊點餐後,還得找方法拼桌。不過這裡拼桌是常見的事情,說不定可以和坐在你旁邊的其他客人聊聊天。

餐廳非常的老,收藏著很多老舊或複古的物品。

邊吃邊看,時間過的很快,是時候走到十三行,來感受勤奮的廣州,以及附近的沙面,來感受外國風的廣州。

從忙碌的服裝市場,到安靜綠色的沙面。

從快沒地兒落腳的十三行,到不想離開的珠江邊。

從一推一拉裝滿服裝的紙箱,到情侶的婚紗照。

十三行和沙面:看似完全不同的地方,但被一絲絲歷史線捆綁在一起。

也是新舊,古今,中外。

都是包容。

DAY 3

廣州近代發展的代表就是第三天的主題:珠江新城(地鐵:珠江新城)

廣州熱愛工作,但也喜歡放鬆。

所以花城廣場的存在完美地吻合了以上的要求。

花城廣場是天河區的綠帶,是散步,跑步,拍照的聖地,也是整個珠江新城商務區的中央。

兩邊都是高樓,朱江對岸是廣州塔。

從海心沙可以感受到360度的景色,可以看到現代廣州的崛起,以及回想其實現在的廣州離不開以往的千年商貿。

從海心沙(APM線:海心沙站)通過海心橋可以走到廣州塔腳下。

我從2006年生活在廣州,目睹過廣州塔的建設,一層一層往上爬。

讓我想起,廣州以往有很多塔。

有一個也特別有意思,就是琶洲塔:默默地見證了廣州的發展,也還在看顧過去的黃埔古港和現代的琶洲展覽中心。

DAY 4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2023年廣州國際旅遊展覽會》(地鐵:琶洲站)

這是國內最老的國際旅遊展覽會,已有31載。

而位置非常前擋,就在琶洲展覽中心。黃埔古港離這裡非常近,好像300年前的商貿沒有離開過琶洲,現在的全球著名一年兩度的廣交會也證明這點兒。

作為疫情放開後的第一大國際旅遊活動,這屆的展覽會吸引了居多熱愛旅行的朋友。

讓我特別興奮的是為了廣州旅遊的特色而設立的主題區域。

有廣州非遺文化主題區,有廣州民俗區,有大茶會區。

我在這裡也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直播,讓幾萬個觀眾看到和了解到廣州與茶的關係。

而這關係和前三天的旅行內容都有關,因為從廣州到國外出口的商品當中肯定少不了茶葉。

可以說,茶文化和茶葉讓歐洲甚至全球的人開始注意到和了解遙遠的中國。

大茶會那裡也有不少活動:特別喜歡在台上看到還原茶樓的場景:有人進來喝茶聊天,有插花師在現場插花,有泡茶的,有古琴的表演。

都很和諧,很唯美。

這四天的旅行讓我再一度的發現雖然廣州的節奏很快,廣州朋友都很勤奮,但他們還是很懂享受生活,很懂什麼時候放慢腳步。

真心希望更多國內外的朋友能來廣州,帶他們感受到勢不可擋的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