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朔的這間老宅,曾有一段愛情往事。

访客 8.5K 0
天數:1 天 時間:10 月 和誰:一個人

離開陽朔的最後一天,我專門去了一個地方,因為一段發生在近百年前的民國愛情故事。

每次旅行前,我習慣讀一點當地的介紹,如果當地有特別的人,也會想多了解一些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軼事。許多看似平平無奇的地方,會因此變得耐人尋味,值得一去。

陽朔縣城裡有一座徐悲鴻的故居,1935年,這位民國時期的美術大師在他40歲時,曾來到這裡住下3年,和他愛過的女人——他的學生孫多慈。這或許是他人生中最五味雜陳的一段時光。

徐悲鴻故居陳列館
最美好的開始·相濡以沫
奔騰的年代,失溫的愛情
安慰與捍衛
藤纏樹·水東流

陽朔

畫壇上,徐的確是一代大師,但在婚姻愛情上,他不過是個普通的男人。我在想,如果當年孫多慈嫁給了徐悲鴻,誰又能保證她不是第二個蔣碧薇呢?

故居的前院裡,有一棵粗挺的玉蘭樹,看似有很長年月了,樹上一圈又一圈地纏繞著青藤,一株藤蔓垂垂下來,風過時,在樹下輕輕擺盪。有人說,那就像徐悲鴻與孫多慈,一個根深蒂固,高高在上,一個柔弱如蔓,附會飄蕩,兩個人卻又剪不斷、理還亂地羈絆在一起。我看了很久,想起劉三姐的山歌:

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

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

竹子當收你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

繡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憂愁

    連就連,我倆結交訂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我覺得,這樹和藤,更像是徐悲鴻與蔣碧薇。據說在徐悲鴻去世的時候,他身上始終帶著蔣碧薇當年在巴黎買給他的懷錶,這塊表他幾乎從未離身。晚年的蔣碧薇,最終一個人孤獨地在台灣走完了人生,在她的臥室裡,依然掛著徐悲鴻在法國時為她作的肖像《琴課》,畫面中的她溫柔含情,專注地拉著小提琴,那時的他們,深深相愛。 (完)

徐悲鴻故居陳列館

徐悲鴻故居陳列館

徐悲鴻故居陳列館

備註·文中部分內容引自:

維基百科詞條:徐悲鴻、蔣碧微、孫多慈

百度百科詞條:徐悲鴻故居、蔣碧薇

翟曉潔《徐悲鴻與蔣碧薇:我們要互相虧欠,要不然憑何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