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水墨畫:荔波樟江,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德天跨國大瀑布。

访客 9.3K 0
天數:7 天 時間:12 月 人均:5000 元 和誰:和朋友

對多數人來說,旅行就是遊山玩水,放鬆心情。我們也一樣,2010年初冬時節奔向西南,來到貴州和廣西,縱情山水間,心遊塵世外。煙雨濛蒙中,荔波樟江,黃果樹瀑布,梵淨山,鳳凰古城,桂林山水,德天跨國大瀑布,猶如一幅丹青水墨畫,意境遼闊,氣象萬千,讓人流連忘返。 

 

 

  

 

   

〔第一天〕貴陽甲秀樓

〔第二天〕黃果樹風景區

〔第三天〕西江千戶苗寨,荔波樟江風景區

〔第四天〕梵淨山,鳳凰古鎮,鎮遠古城

〔第五天〕桂林漓江,陽朔《印象·劉三姐》

〔第六天〕蘆笛岩、象鼻山,南寧蘇鐵園

〔第七天〕崇左德天大瀑布,友誼關

 

貴陽市區旅遊景點不多,甲秀樓必須看一看。

 

堵車現象較為嚴重

甲秀樓位於南明河萬鰲礬石上,是一幢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閣樓。始建於1598年,先後歷經六次大規模修葺,現在看到的是1981年所建。 

甲秀樓從建築規模上看,並無奇特之處;從建築歷史上看,不到500年,對我們這樣的文明古國來說,遠遠排不上號,但是卻位列中國九大名樓之一。她的價值,不光是一座古建築這麼簡單,更是一種文脈傳承的象徵。貴州在明代設省之前,是一個長期游離於中國歷史舞台之外的“蠻荒之地”。即使明代設省以後,經濟文化依然相當落後。巡撫江東芝修建此樓,既是為了培育風水,也是為了傳承文脈,希望貴州這片土地文風昌盛、“科甲挺秀”。這也就是為什麼貴陽的古建築大多被拆除殆盡,甲秀樓卻能安然度過風風雨雨的原因吧。

  

 

黃果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南部安順市,是國家5A級景區,包括天星橋景區、黃果樹瀑佈區等核心景點。

 

我們先遊覽天星橋景區,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

  

 

 “數生步”的石塊是天然形成的,經過加工後鋪成道路。一塊石頭是一步,一步是一天,總共365塊,一圈走下來正好是一年。

這裡有部分名人的生日,如愛因斯坦生日2月11日、肖邦生日3月1日等。

 

 

  

很多人一到黃果樹景區,就急吼吼地直奔黃果樹瀑布,對其他景點選擇性忽視。如果時間非常有限,這可以理解,但旅遊是一個放鬆的過程,不能只重結果忽略過程,最美的景色、最深的感受往往是在旅途當中。

 

 

 

 

 

 

 

鴛鴦樹

美女榕,自然景觀“根抱石”的代表。 

樹根與石頭,本是互不相容的,樹根的生長總要避開石頭。可是在這裡,樹根深扎在石崖中,有生命的根和無生命的石頭,熱烈地擁抱在一起。

 

 

 

 

接著遊覽黃果樹瀑佈景區,感受水的形態和氣勢、壯麗與神奇。

竹子很粗,有的遍體鱗傷

黃果樹,結黃色果實的樹,實際上是一種桔樹。

黃果樹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瀑布高77.8米、寬101米,其中主瀑高67米、寬83.3米。

景區有六個觀景台,可以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不同的角度觀賞瀑布。

 

 

 

 

壯觀,震撼,氣勢磅礴!難怪歷代文人墨客對黃果樹瀑布推崇有加、讚頌頗多,比如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珠簾鉤不捲,飛練掛遙峰;明末“天未才子”謝三秀——素影空中飄匹練,寒聲天上落銀河;清代康熙年間貴州巡撫田雯——銀漢倒傾三迭而後下,玉龍飲澗萬丈哪可探;清代詩人鄭子尹——白水瀑布信奇絕,佔斷黔中山水窟,等等。

 《祭水文》作者據傳是一位布依族長老,姓名不詳。全文如下:

上蒼造化,人為大千之靈。大地厚德,水有母乳之情。水潤澤而物種始生,水豐足而百象昌盛。神秀黔中,山聳錦繡畫屏;福降安順,水生萬千風韻。白水河美,奔雪湧銀。籠夜朗神秘煙雨,映紅崖天書光影。以懸崖峭壁為舞,騰躍大山之魂。擊銅岩鐵石而歌,激盪天鼓雷霆之聲。積旦古之功,育瀑布多姿多彩成群;舉璀璨明珠於世,黃果樹中外馳名。歷漫漫艱辛,獻天星奇景於人;集自然鬼斧神工精妙,招天下賓客流連傾心。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山中人祖,順境應運;依山而居,喜水為鄰。考讀古歌,水生先人圖騰;尋根溯源,水有生養之恩。水啟心智,早創農耕。水賜靈慧,巧成蠟染文明。水作命脈,田土產玉生金;子孫繁衍,村寨燦若繁星。與水相近,飛流散花,孕育心靈;與水相親,瀑布浩蕩,陶冶品性。男兒志剛,坦蕩直爽,遇艱難險阻不改心中追尋。女子至柔,勤勞堅韌,能化漫漫歲月為醉人溫馨。水美人心,鄉俗淳正,歌舞民風,韻味深深。水柔襟懷,德仁如春,善良赤誠,義長情真.水之養育,銘記於心;水之至愛,長傳子孫。

以水為敬,祖先早悟生命之根而至聖明;以水為尊,世代承傳實為子孫大幸。上善若水,古之遺訓;惜水為榮,今之德勳:點點滴滴,視如家珍;一溪一流,愛如生命;水之有魂,長作勝景;水之有靈,久生福馨,瀑布佳節,盛世創為。遠迎嘉賓,近聚人氣,以興鄉梓,康樂子孫.敬告為祭,祭之為心;情之切切,意之殷殷。祝家園美水,與天地同壽;盼水美家園,長此榮欣!

 

 

 

 

 

  

   

瀑布後面有一個水簾洞,可以近距離接觸瀑布,實地感受聲如巨雷、氣勢如虹的壯美。

 

   

 

 

 

 

黃果樹觀光扶梯總長170米,提升高度80米,是亞洲最大的野外觀光電動扶梯。

黃果樹奇石館是一個石文化體驗項目,裡面收藏了武陵石、靈壁石、大化石、黃蠟石等知名石種。

海百合

  

恐龍蛋化石

 

 

奇妙的的陽石、陰石

泰坦尼克號

鎮館之寶雞血石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由十幾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組成,是苗族原始生態文化保存相對完整的地區。 

 

歷史上,苗族數次大遷徙。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意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村落。2005年統計時,有住戶1258戶、5000多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苗寨博物館,介紹苗族建築、服飾、語言、飲食等習俗方面的知識。

 

 

 

千戶苗寨的看點,一個是壯觀的建築群,一個是苗族歌舞表演。

 

 

 

 

荔波樟江風景區是我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由大七孔景區、小七孔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組成。荔波是布依族語,意為“美麗山坡”。這裡峽谷幽深,山、石、林、湖、瀑、水融為一體,玲瓏秀麗,風光獨特,被譽為“抬頭張家界,低頭九寨溝”。

小七孔景區是樟江風景區的核心景點,以奇、幽、俊、秀、古、野、險、雄著稱,峰巒疊翠,山環水繞,充分顯示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翠谷瀑布

 

水上森林

 

小七孔橋是當地傳說的“忠貞之橋”。曾經有一對情侶在此相戀,但迫於外界壓力卻不能朝夕相處,為了愛情他們決定逃離這裡。來到七孔橋時,洶湧的河水攔住了去路。正當他們準備跳河殉情時,被真愛感動的七名仙女出手相助,幻化出了一座七孔橋。同時告訴他們這座橋凝聚著時間和命運的力量,每走一步便會衰老一分,走過七孔容顏將逝但代表著共度一生。最終這對情侶攜手走過七孔橋,如願白頭偕老。

這座小巧玲瓏的七孔古石橋,長25米,寬4米,拱高4米,建於1836年。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橋下的涵碧潭水綠得令人心醉。

 

大七孔與小七孔相距4千米,我們步行前往。沿途山高谷深,樹木蔥鬱,碧水長流。

 

  

大七孔橋正在維修,沒有到橋上參觀,繼續前往天生橋。

  

天生橋,一座喀斯特天然橋,高約73米,厚15米,孔寬約22米。  

 

   

樟江,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荔波縣境內的最大河流。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靠近貴州省銅仁市,所以我們一併遊覽。這是一座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主要看點是沱江、古城樓、吊腳樓、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等。

虹橋,原名臥虹橋,又稱風雨樓,位於沱江上,是古城中心。

行為藝術

沱江

古城樓

沈從文故居

楊家祠堂

熊希齡故居

沱江泛舟

吊腳樓

萬名塔,原為字紙爐塔,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一座六角三級磚塔,後被毀。1985年經畫家黃永玉倡議,由群眾集資政府扶助,於1988年建成。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主峰,主要景點有萬寶岩、蘑菇石、皇洞、老金頂、拜佛台等。 這次我們去的時候趕上大霧天,幾乎是純爬山。

萬寶岩

金頂天橋

鎮遠古城,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勝古蹟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碼頭等。時間關係,我們遊覽了青龍洞。

青龍洞

舞水無雙福地,黔山第一洞天

三角亭,象徵儒道佛三教合一。

㵲陽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精華在漓江。

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這裡的名氣太大,不需要再贅述了。我們的行程是:從桂林乘船遊覽漓江,沿途觀賞青山浮水、奇峰夾岸的百里畫卷,晚上在陽朔觀看《印象·劉三姐》,次日返回桂林,遊覽象鼻山景區。

 

 

當天遊覽時正逢煙雨濛蒙,雲霧繚繞,充分領略了水墨丹青的意境之美。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綠水,有時波平浪靜,有時浪翻濤滾,忽曲忽直,清澈見底。青山,有的孤峰直立,有的奇峰一片,煙雨籠罩,若隱若現。

 

 

 

 

 

 

 

 

 

九馬畫山, 誰看出九匹就能中狀元,。俺天生愚笨,一匹也沒看出來。

 

 

 

 

 

 

 

 

 

 

 

陽朔隸屬桂林市,擁有漓江、碧蓮峰山水園、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等景點。這裡的“陽朔”兩個字,由時任廣西自治區副主席、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黃雲書寫。

 

洪水歷史記錄

南薰門碼頭,門洞上方題刻“迎熏”。門前石頭正面刻“磐石”,背面刻“公元五九〇至一九九〇年(隋開皇十年) 建縣一千四百週年紀念 陽朔縣人民政府立”字樣。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是全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開啟了山水、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此後張藝謀團隊的印象系列《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風靡一時。

我是第一次看這類演出,感覺場面宏大,聲光電與自然山水結合,通過廣西少數民族的對歌、打漁與耕作、嫁娶、節日盛典以及原生態的日常生活細節等表演,將少數民族的淳樸、勤勞的精神面貌演繹得淋漓盡致,一個小時的觀賞,是一次美的享受。令人惋惜的是,其運營公司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因資不抵債,已宣告破產。 

 

 

 

 

 

 

 

 

蘆笛岩洞深240米,最寬處93米,最大高度18米,遊覽路程500米,遊覽時間40分鐘。千姿百態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等鐘乳石,玲瓏剔透、絢麗多彩,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蘆笛岩接待過100多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所以被稱為“國賓洞”。

 

 

 

象鼻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飲水的大象而得名。

象鼻山屬於喀斯特地貌,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象嘴與象腿之間的圓洞,被稱為水月洞、朝陽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宋代有人賦詩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在南寧市區遊覽了蘇鐵園。蘇鐵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被譽為活化石。南寧蘇鐵園收集蘇鐵種類50多種,其中有一株“蘇鐵王”,樹齡達1360年。

 

 

 

 

德天大瀑布位於中越邊境歸春河上游、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與越南的板約瀑布相連,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德天大瀑布與黃果樹瀑布都是亞洲著名瀑布,德天的特點是水流量大,約為黃果樹的3倍,但落差小(50米);黃果樹以水勢浩大著稱,寬101米,落差達77.8米,主瀑高67米。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出“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這兩個瀑布都榜上有名。其他四個是:壺口瀑布(山西、陝西)、九龍瀑布(雲南曲靖)、諾日朗瀑布(九寨溝)、藏布巴東瀑布(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

 

國界河歸春河,發源於百色地區靖西市的鵝泉。古代靖西市叫歸順州,歸順轉音變為歸春。

德天瀑布處於開闊的歸春河谷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我們先在河岸上平視,然後乘坐竹排在河面上仰視,最後在高處的山坡上俯視。

  

 

 

越南邊民撐著小船在售賣物品,還可以兌換貨幣。越南盾不值錢,一元人民幣能兌換幾千越南盾,一轉眼就成為“土豪”了。

 

 

德天瀑布體量較大,邊上較小的是越南板約瀑布。

 

 

 

 

沿著山坡往上走,最裡面有一個簡陋的邊貿市場,橫跨在中越835號界碑的國界上,跨一步出去,就是越南,退一步回來,就是中國。市場主要在越南一​​側,普通遊客不要護照就可以自由進出。

 

 

 

 市場的條件很簡陋,賣東西的以越南人為主,基本上是當地的手工業品。

 

 

大路朝天,各看半邊,多麼鮮明的對比。

 

 

友誼關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南疆邊關要塞,與居庸關、平型關等位居九大名關之列。位於崇左市憑祥市西南端,中越邊境線上。始建於漢代,曾用名稱有雍雞關、大南關、界首關、雞陵關、鎮夷關、鎮南關。 1953年更名為睦南關,1965年正式命名為友誼關。  

友誼關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包括關樓、城牆、左輔山砲台(鎮關砲台)、右輔山砲台(金雞山砲台)、清末廣西全邊對訊署(法式樓)、界碑等。

 

 

  

 

這裡與越南有公路相連,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貿易口岸。

  

 

 

 

 

關樓裡面的展廳 

 

 

對訊署大樓又稱法式樓,琉璃瓦頂,簷廊木柱,四周有櫺窗,古樸典雅,頗具歐陸風情。此樓建於1914年,由法國工程師設計,是當年清政府設在憑祥的“鎮南關對訊分署”的辦公地點,主要負責邊境的外交事務和維持邊境治安。 1896年,中法簽訂《中越邊境對訊會巡章程》,雙方設立對等的訊署,中方在龍州縣設“廣西全邊對訊督辦署”,法方在諒山和高平設對訊督辦署,雙方還在桂越邊境線上各設分署九個。 為什麼是中國與法國簽署條約?越南原是中國的藩屬國,法國於1859年聲稱保護傳教士和天主教徒,出兵佔領越南西貢,1862年佔領了越南南部,1884年佔領了整個越南。為此,清朝政府於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與法國發生戰爭。 1885年6月中法簽訂《天津條約》,中國承認越南為法國的殖民地。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