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崖州城,後有三亞市。而今,崖州是三亞的一個區。這像極了松江與上海的關係:先有鬆江府,後有上海市。現在,松江是上海的一個區。黑龍江的璦琿與黑河也是這種情況。
崖州又叫崖城,位於三亞市區西部,距市區四十多公里。南面是著名的南山景區,西南方臨崖州灣。寧遠河從東北方向流入,繞城半週,從西南方向流出。這裡曾是海南島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寧遠河口處的大蛋港(又稱大疍港、大旦港)曾是海南島重要的通商口岸。
崖州城始建於北宋,幾經搬遷和擴建,在現址建起磚砌城牆的城防,開三個城門。城牆外有護城溝;每座城門上都有城樓和吊橋。城樓上設有禦敵樓、譙樓、月城等。
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和人為因素,崖州城未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現今的古城和學宮,是在僅在的一小段城牆、南門以及大成殿的基礎上重建的。
崖州城的南門叫做文明門,位於崖保路上。城樓與城牆高大雄偉,十分氣派。城牆上旌旗招展,旗上寫有“古韻崖州”四個字。城門兩側有一組名為《凝固的鄉愁》的銅雕,以清朝崖州城民眾生活為背景創作。主要人物有:古城門守卒、東門街藥童、臭油街粉湯娘、打鐵街老鐵匠、鰲山書院老先生和學生、水南村農夫、轎夫鋪轎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走進文明門,門洞正對著少司徒牌坊。此牌坊是為彰表鍾芳父子兩進士、一舉人的科名而立。鍾芳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學者,崖州高山所(今崖城鎮水南村)人。
過了少司徒牌坊便到了崖州學宮,也就是崖州孔廟。這是中國最南端的一座孔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堪稱“天涯第一聖殿”。
崖州古城與崖州學宮的建築形成一條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著文明門、尊經閣(建於文明門之上)、少司徒牌坊、萬仞宮牆、照壁、櫺星門、泮池與泮橋、大成門、天子台、大成殿、崇聖祠。萬仞宮牆外書“德侔天地”,內書“道冠古今”,是對孔子德行與學問的至高評價。
要進入崖州學宮,須走兩側的偏門。兩個偏門門前各立一塊下馬碑,上書“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無論官員、庶民若要進入學宮必須步行。可見學宮的地位之高。
櫺星門是孔廟中軸線上必有的建築。櫺星又稱天鎮星。以櫺星命名此門,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
櫺星門前是泮池,上有泮橋。崖州孔廟的泮池很小,池上只有一座橋。
大成門,是進出大成殿的必經之門。門的左側懸鍾,右側立鼓。大門為紅漆銅釘門,盡顯尊貴。
大成門又稱㦸門。進門後轉身,可看到門兩旁各有一個兵器架,每個架上有八支門㦸。這是由孔廟的規模決定的。崖州孔廟規模較小,總共只有十六支門㦸。規模大的孔廟可以列二十四支。兩個兵器架下共有五門鏽跡斑斑的鐵質土炮,不知道有什麼來歷。但看得出來,這些都是真正的文物,隨意丟在這裡實在可惜。
大成殿是孔廟的核心建築,是供奉先師孔子的場所。紅牆金瓦,造型中規中矩,左右對稱,是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築。並不高大,卻顯得雄偉、莊重、氣派。
大成殿內供奉孔子坐像,上懸“萬世師表”匾額。兩邊分別懸掛“生民未有”和“與天地參”匾額。除孔子外,這裡還供奉著孔子最有成就的四位弟子,也就是“四配”:顏回、子思、曾子、孟子。
大成殿右邊小門進門處擺放著一組編鐘,是出土文物的複製品。古時候舉行祭祀典禮時,編鐘用來演奏樂曲。
大成殿後面的建築是孔廟的最後一座殿堂,叫做崇聖祠,用來供奉祭祀孔子的父母及先祖。其中一間是《孔子聖蹟圖》展示。 《孔子聖蹟圖》是一部展現孔子生平事蹟的連環畫冊,共三十六幅,記錄了孔子一生的主要行跡。
崖州孔廟與內地孔廟的建築沒有太大的不同。倒是孔廟內的樹木十分有地方特色。北方的孔廟多栽植松柏,江南的孔廟則是香樟與櫸樹居多。崖州孔廟栽植的居然是雞蛋花樹,還有幾株矮小的酒瓶椰子。熱帶風味十足。
大成殿兩側建築是歷代名人展區。當地名人最有名的便是鍾芳;外地來此的名人多為唐宋時期的貶官,數量之多,官位之高超乎想像,以至於形成了獨特的貶官文化。較有名的貶官有:唐代的韓瑗、李德裕;宋代的盧多遜、丁謂、趙鼎、胡銓。
唐代高僧鑑真在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遭遇強颱風,漂泊至崖州(當時叫振州),並在此停留一年有餘。
崖州古城中還有黃道婆和冼夫人的雕像,用以紀念這兩位巾幗英雄。
黃道婆是宋末元初江蘇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她幼年逃離故鄉,以道觀為家,在崖州生活了近四十年,向黎族人學習紡織技術以及紡織工具的使用方法。後返回故鄉推廣行進的紡織技術,被尊為“佈業始祖”。
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時期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電白區)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在那個動盪時期,她審時度勢,愛國愛民,多次平定叛亂,維護了國家統一,增強了民族團結,並讓嶺南各族人民安居樂業。被尊為“嶺南聖母”。
在一個不起眼兒的角落,有一個小門,門旁掛著一塊小木牌,上寫“碑廊”二字。
小小的房間裡,轉圈放著十幾塊石碑和木匾。兩塊木匾是“大成殿”和“節義祠”。石碑有“司徒”“凝秀門”和鍾芳故里等。
這些都是真正的文物,卻被如此冷落實在不該。
學宮中還有介紹崖州歷史、文物古蹟和非遺名錄的展廳。除了崖州故城和崖州學宮,崖州還有迎旺塔、廣濟橋、大雲寺遺址、高山窯址、盛德堂、孫氏宗祠、民國騎樓建築群等許多文物古蹟。
海口和文昌的騎樓建築群名聲在外,崖州的則是默默無聞。照片上的崖州騎樓殘破不堪,好像隨時都會倒塌。這恐怕是它默默無聞的原因。其他文物古蹟也是現狀堪憂。崖州文保工作任重道遠。
但願崖州的文保工作越來越好,讓前來游玩的遊客有收穫、有遐想,而不要有遺憾、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