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櫻相得益彰之京都伏見。

访客 8.6K 0

坐落於日本京都市的伏見區被譽為京都的南大門。開遍水隈的河津櫻,一抹抹紅雲泛朝霞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襯下熠熠生輝。一提伏見便自然聯想到香客雲集的朱紅色伏見稻荷大社,但其實伏見還有另一“尊容”,它也是日本三大酒鄉之一。傳說伏見釀酒時所用的酒米在彌生時代就開始使用了,而且伏見地區的地下水資源豐富被稱為“伏水”,中等硬度的水中蘊含多種礦物質,適合釀造出口感柔和醇厚的佳釀,因此伏見擁有著眾多酒窖。在這早春時節,一邊漫步在歷史悠久的酒窖之鄉,一邊欣賞水與櫻相得益彰的同時,還可飽覽到歷經150年大政奉還幕府末期相關的歷史遺存。

伏見早春 粉櫻水際連天

  春季萬物復甦,早春的櫻花紛紛揚揚飄舞灑落,為這春寒料峭的大地帶來一抹抹粉色裝點。河津櫻自2月上旬起開始開花,與染井吉野櫻相比,河津早櫻濃郁的粉色是其一大特徵。河津櫻自開花始經過一個月便可全部盛開,因此可長時間欣賞櫻花的絢爛花景。

  伏見不僅是著名的酒鄉,更是自古馳名的水鄉。淀水路自2002年(平成14年)起開始逐年栽種樹苗,沿著水路蜿蜒排布,現在是有著約200棵河津櫻的觀光勝地。隨著近幾年淀水路的河津櫻的聲名鵲起,在其盛放後來拍照的遊人絡繹不絕,已是知名的攝影“打卡點”之一。

  在京都市內的染井吉野櫻等櫻花尚未盛開之時,不如來這裡先睹時而蜿蜒而上,水際連天的粉櫻,時而在街頭巷尾一展身姿的粉色倩影。

  在淀水路除了婀娜多姿的粉櫻之外,黃橙橙的油菜花也競相呼應,在粉色和黃色的交相映襯,置身其中,不愧是拍照的好景點。

京都市伏見區淀新町~下津町 淀水路一帶

  自京阪電車“淀”站徒步10分鐘

伏見另一尊容“釀酒之鄉”

  “伏見”是由桂川、鴨川、宇治川三條河的平原和南起桃山丘陵的東山連峰山脈構成。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伏見自古至今擁有著悠久的釀酒傳承史,隨著豐臣秀吉在此建城,在江戶時代伏見作為水陸交通樞紐而得以蓬勃發展。與此同時,釀酒作坊的數量急劇猛增,到明治時代後期伏見已成為日本全國聞名遐邇的釀酒之鄉了。目前,伏見以近鐵的“伏見禦陵前”車站為中心擁有超過20處的酒窖,其中就有家喻戶曉的“月桂冠”。漫步其中,傳承著古老歷史的各式伏見酒窖便可略見一隅,興之所至的話,也可前往當地的酒窖紀念館參觀。

月桂冠大倉紀念館

  伏見能成為釀酒之鄉和伏見的水有著密切地聯繫。伏見一直被稱為是“伏水”即高品質的伏流水之地,至今還有多處湧水,此地有名的一處湧水就是御香宮神社了。在御香宮神社的湧水比同境內他處更具清香,稱作“御香水”,據說此水還可治病,現在已被選定為日本名水百選之一的天然水。

  在月桂冠紀念館中,有一處名為月桂冠“さかみず”的井,井裡流淌著流經伏見的地下水。 《禮記·月令》中提到釀酒的六項標準事宜為:“秫稻必齊,曲粟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因此水在釀酒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對於釀酒的水質要求是有利於微生物的發揮,未受污染、硬度適宜的潔淨水。可見伏見酒香的甘醇之源便是來自這甘甜可口的水了。

  想知道伏見之酒的魅力,便可在其間試飲,還可漫步於日本古建築“土藏”的街景,相信你會發現“新視野”的京都。是時候到京都的伏見來一場微醺淺醉,粉櫻漫舞的別樣旅行體驗。

標籤: #小资 #京都 #伏见稻荷大社 #鸭川 #月桂冠大仓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