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烏村:幸福就是細小的快樂呀。

访客 7.7K 0
天數:3 天 和誰:和朋友

一.烏鎮·木心美術館

從前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很多人因為這首詩而知道木心

你可知道

木心的故鄉

在 烏鎮

和朋友一起去 烏鎮

首站

木心美術館

先生作品繁盛 才華卓越

畢生心血 和美 學遺產都在這裡

因為 烏鎮 總裁陳向宏連續五年的誠意邀請

移居 紐約 的先生

回鄉定居

零六年歸來

一一年過世

烏鎮 給木心養老送終

二零一五年

美術館建成開放

如今先生已逝 精神長存

歷經坎坷 依舊溫潤如玉的氣質讓人感懷

他在木心美術館

烏鎮 西柵的槳聲船影

日夜 與他相伴

二.烏鎮·烏村

橋上白色的小點是我

航拍的是烏村

緊鄰京杭大運河

距離 烏鎮 西柵五百米

大樹 環抱 小河慢流

這是個原本就存在的小村莊

由 烏鎮 重新投資建設

現在是複原 江南 農村的度假村

莊稼和蔬菜在田裡

魚兒和鴨子在水上

阿公阿婆每天還在勞作

村子還是老樣子

內裡早已脫胎換骨

酒店 餐廳 活動項目齊全時尚

處處舒適又周到

我們住在烏村

吃飯睡覺 閒聊閒逛

遠離日常的獠牙和油煙

啥也不做 就很舒服

想去 烏鎮 也就一步之遙

木心說

人生能做的事

就只是長途跋涉的返璞歸真

他說的

大概就是烏村吧

三.好吃烏村

度假旅行

好玩重要

好吃也很重要

烏村度假模式是一價全包

村子裡提供一日三餐和各種零食小吃

桃園 甜品店

深夜小食堂

好多個餐廳

隨時可以吃

蔥油拌麵 煲仔飯

餛飩 青團 定勝糕

好多種食物可以隨便吃

最多的是本地風味

烏村自家物產

新鮮食材 時令果蔬 鄉村做法

烏村的飯菜就有了小時候我們吃過的味道

江南 千種風味

烏村煙火人間

住在烏村

好像回老家走親戚

從這家吃到那家

一個村子裡的人

都把你寵上了天

生活就是細小的快樂呀

比如 別人睡不著的時候數羊

而我們

可以數一數在烏村吃過的那些好東西

四.烏鎮的夜晚

去一個地方深度旅行

如果不能走過四季

至少要度過晨昏

水鄉 烏鎮 的夜晚

是從水面上晃動的波光開始的

大劇院卓爾不群

商舖熱鬧 鱗次櫛比

撐船夜遊的詩意

臨水人家的煙火

酒吧角落的寂寞

每一點夜色裡的光

或明或暗

都和每一個夜色裡的人

相得益彰

不管你是居民 還是遊客

長期的富庶養育了 江南 的溫和雋永

一流造夢師

成就了 烏鎮 夜晚的真實 細膩 活力和舒暢

這樣的夜晚

讓人知道什麼叫做歲月靜好

就是生活每天和每天一樣

有平靜的快樂 和閒暇的時光

如果說

白天看見的是 烏鎮 的皮囊

夜晚看見的

才是 烏鎮 的靈魂

五.烏鎮·西柵的橋

船頭徐徐前行

兩岸緩緩後退

船在水上 人在畫中

船遊 烏鎮 西柵

有一種輕描淡寫的浪漫濃情

從安渡坊到望津裡

西市河上過八座橋

過景行橋是水上市集

過萬興橋看西柵老街

放生橋後是三孔定升橋

取其美好寓意

遷善橋寬 咸寧 橋窄

仁濟橋和通濟橋直角相連

江南 的水鄉

因為水路在明清繁盛

也因為只有水路而從民國開始逐漸式微

現在的河啊橋啊

早已隱去從前的功能

今天的 烏鎮

復原了一百年前的 江南 水鄉

也復原了那些曾經的似水年華

讓人有一點小小的傷心

其實也是甜蜜

一代人總會遠去

但總有人

正在年輕

六.烏鎮·清晨

夏天早晨來的早

七點

太陽就已經升很高

我在 烏鎮 西柵

橋上還沒有人

河裡還沒有船

客房的窗板還沒打開

甜夢裡的客人還沒起來

孩子和自家阿婆在玩

女人在河邊想著心事

日常的光影和聲音

這時候的西柵

是最原始的水鄉

忙碌也是安靜的

掃地的阿伯

服務台的女孩

準備開門的店主

後堂工作的廚師

很早 就開始修建植物的園丁

默默做事 善意又本分

這就是 烏鎮

有一群人在為你守候清晨

也為你守候一個盡可能純粹的水鄉

都說 烏鎮 很美

其實

烏鎮 最美的是人

七.烏村到底是個啥

烏村 到底是個啥?

一 是個酒店

大堂叫做村委會

客房都是農村主題

比如 竹屋 桃園 米倉

二 是個景區

稻田 荷塘 水車 樹屋

又鄉村 又美麗

三 是個遊樂園

幾十種農村生活體驗還有很多手工課

童玩館裡有各種遊戲

四 是個大食堂

餐廳 茶吧 咖啡館

什麼吃的都敞開供應

烏村 到底是個啥

是 烏鎮 為遊客又畫了一個小時候的家

畫一群鳥兒圍著我

再畫上綠嶺和清波

畫上寧靜與祥和

烏村

就像一個烏托邦

是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

我是郝姐

喜歡就給我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