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遊寧海,享文化大餐,品海鮮盛宴。

访客 10.0K 0
天數:3 天 時間:5 月 人均:2000 元 和誰:夫妻

二遊寧海,享文化大餐,品海鮮盛宴

 

寧海縣,一個隱藏在浙江寧波的山海小城。寧海,顧名思義,寧靜之海。相傳東海之內皆波濤洶湧,惟有此處港灣風平浪靜,故名寧海。靜海溢出的這份詩意,令人欣羨,令人神往。今年五一,這個史上最火爆的5.1小長假,當2億多人湧向各地著名景點時,我們決定選擇去這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旅遊勝地休閒度假。

寧海的景點很多,想要深度遊的話,可以分段式進行。寧海森林溫泉是中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5年前我們就專程慕名而去,一邊泡日式溫泉,一邊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水霧繚繞,心曠神怡。所以,我們這次是第二次踏入寧海這一片帶著仙氣的土地,主題就是避開人流,去逐步村、前童古鎮、許家山石頭村,享受古文化的饕餮大餐;去寧海灣、橫山島,品嚐東海海鮮的極緻美味。

5月2日下午,午休結束,輕車熟路地收拾完行囊,查看了路線的車流量,一切正常。 OK,出發。從無錫到寧海新星景茗酒店(攜程上預定的,4星),全程362公里,一路上除了個別路段因為一些菜鳥司機的低速行駛導致車輛緩行,基本就是一路暢行。我們的大黑車相當給力,加上老李嫻熟的車技,5個小時後,順利抵達下榻酒店。話說畢竟是5.1黃金周時期,即使是寧海這種不是熱門的小縣城,高檔酒店也都是一房難求,停車場車滿為患。在保安的指揮下,我們在一個臨時停車位上安頓好車子,快速辦好入住,就去了酒店隔壁的海鮮酒樓,享受了我們這次行程的第一頓海鮮大餐。

按照做的攻略,行程第二天。 3號上午我們驅車前往此次遊程的第一站:逐步村。逐步村坐落在海拔約700米的山腰上,村旁邊的清水溪是著名的溯溪勝地。每天清晨太陽初升,清水溪中的水汽大量蒸發,在半空中形成一片迷離的薄霧,據說一年365天有將近280天都被霧氣環繞,因此被稱為漂浮在空中的天空之城。我們之所以選擇來這裡,因為這是一個尚未被開發的原始村落,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我們恰恰就是想回歸生活最簡單的模樣:煙遠,​​山翠,一抹畫,空曠的野地,以及和無人機一起放飛的心情。

穿過盤山公路,來到山頂,只見村莊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那白牆黛瓦的民居群,宛如飄渺於半空中的“布達拉宮”,又似隱沒於蒼山綠海中的世外桃源。

 

走進村落裡,小道上雞犬相聞,晾曬的衣裳隨風輕輕擺動,農人們燒著大土灶,炊煙裊裊。那些年久失修的廊簷,斑斑駁駁的石牆,勾勒出了韶華滄桑,見證了逐步村的歲月變遷。這裡的三百多戶人家,守著田地、守著鄉村的寧靜,守著這座原生態的隱世仙境。走走交錯的田間小道,聽聽風吹散霧的聲音,城市的光影流動得飛快。

 

 

 

當你想去逐步村看看,那你一定會經過一條盤山公路,它就是被稱為浙江最美的三條盤山公路之一的逐步公路。公路上,一邊是森林竹海,另一邊則是碧綠的河水,到處都是雲霧繚繞,讓人恍如置身於仙境中。更令人驚喜的是,除了青山綠水,竟然途中還經過一處泉眼。只見一股清泉從山間潺潺流下,捧一口喝,清冽甘甜,口感碾壓眾多款礦泉水。於是,果斷把旅行水壺裡的茶水倒掉,灌滿了純天然的山泉水。

 

 

 

   從逐步村原路返回山下,已經下午1點多了。於是我們直接前往第二站:前童古鎮。

前童古鎮位於寧海縣城西南,是浙東地區保存極為完整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古村落,國家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譽為“江南小麗江”。前童的村名來自於該村的童姓,與其先祖建村有關。前童村的始祖叫童潢,據童氏族譜志載,他做過官,懂地形風水。 700多年前,童潢遊走到這裡,看中了這塊“山環水抱”“藏風得水”的風水寶地,於是,“可為子孫久遠記”的童潢,帶著族人由台州遷入塔山山麓,居住在惠民寺前,建寺前童村,俗稱前童。

前童古鎮留下了一批明清時期完整的以古詞、舊宅和老街為主體構成的古建築群,藉著已故著名畫家、導演陳逸飛的電影?理髮師?而被世人知曉。他曾這樣評價心目中的前童:古鎮隨處可入畫,尤其是這裡的“靜”,能給人一種回到家的感覺。此言不虛,沿著鵝卵石的小道走古鎮,走在那些縱橫交錯通往一處一處尋常百姓人家的石子路上,你能感受到的,除了古樸、深厚的人文氣息,就是那一份安靜了。即使是在循環播放?理髮師?的逸飛影院,也是有一份獨特的寧靜。  

古鎮是按照“回”字形九宮八卦佈局的,到現在還保留著舊時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帶著一種滄桑的美感。當年建村時,童潢及族人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進古鎮,所以,在這裡,你會發現每家每戶都是白牆黑瓦,潺潺溪水挨戶環流。小橋,流水,人家,時光凝固,彷彿置身千年之外,古鎮美得如此淳樸自然。你能想像到嗎,一個月洞門內的普通公廁,竟然也是古色古香,我隨便一拍,無人知曉背景是W.C !

 

 

 

 

 

如今,古鎮遊在全國遍地開花,然則在我看來,原汁原味、獨具特色的古鎮卻屈指可數,前童古鎮應該算是其中之一吧。 (之前浙江衢州的廿八都令我印象最深刻)。走進前童,一片片黑壓壓的古宅,彷彿令人身處迷宮之中,而這些年代久遠的、家家有雕樑的古宅,正是前童古鎮的“古”的魅力所在。它們初建於宋末、興盛於明清,到今天依然保持著活力。因為,房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在這裡,有出了民國初年寧海第一任縣長的“大夫第宅”;有走出了四個縣令的“職思其居”;(“無己大康,職思其居”出自?詩經?,意思是不可太享福,本職得承擔。)有大門前的匾額是道光皇帝親賜的“明經堂”;有俗稱“宰相府”,從400多公里外的松陽保護性拆移過來的“澤思居”;有屋脊上兩邊是相對的兩條戲珠長龍和魚化龍,中心是引人注目的福祿壽三星堆塑的童氏宗祠;還有群峰簪笏、老街、民俗博物館、中國第一古亭博物館、電影?理髮師?的主場景拍攝點等等,水井、石槽、磚瓦,古舊和現代在這裡混跡,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4號上午,我們按原計劃探訪許家山石頭村。

許家山村位於寧海縣東部,距縣城13.5公里。據村譜記載,南宋晚期宰相葉夢鼎的後裔葉大卿父子自東倉避亂自此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全村有277戶,總人口720人,村內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僅剰約220老年人,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等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許家山村是寧波市內現有建築群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東沿海山地石屋建築群落的典範。在這裡,石頭無處不在:牆用銅板石砌,路用銅板石鋪,橋用銅板石築,門洞用銅板石扛起,甚至屋基避水,也用銅板石隔斷。石頭博物館裡,石頭版的“滿漢全席”簡直可以以假亂真。

濛濛細雨中,我們徜徉在石頭的世界裡:保存完整的石屋、石院、石牆、石橋、石路、石凳,一一映入眼簾。沒有喧鬧的遊人,沒有嘈雜的聲音,沒有油紙傘,然而,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石頭雨巷裡,想必我還是先生心目中那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吧。

 

 

 

 

   

 

 

雨越下越大了,走在石板路上有點打滑,我們收拾起未盡的遊興,作別了石頭王國。

當我們來到有著“海上千島湖”美譽的寧海灣,滂沱大雨,所有漁船不能出港。原計劃的坐漁船出海、去“小普陀”橫山島捕海鮮,只能作罷。天公不作美,然而作為海鮮控的我倆,怎能辜負了海鮮大排檔的各色特色海鮮?煙雨濛蒙,海天一色,一群海鷗,一壺茶,幾樣從未嚐過的美味,漁船餐廳裡,我們依然好心情!

寧海,再見了。你給了我們太多美好的回憶!雖然,許家山房車營地,因為沒有預約,沒能入內一探究竟;鎮福庵、百年古寺普南禪院,因為一場大雨,只能隔海相望;?徐霞客遊記?開篇即提及、聲名遠播的的梁皇山,因為時間有限,只能化作一個美麗的念想;然而,無妨無妨,我們不是本來就有故地重遊、再來寧海的計劃嗎?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