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時許驅車前往寧波市區老外灘,距離約46公里,行駛時間1小時。入住開元曼居寧波老外灘店。寧波老外灘,坐落在三江口的北岸,是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匯流之地。當年這裡是進入寧波古城的門戶,在唐代就成為中國四大港口之一,並成為鑑真東渡的起點,南宋時是中國三大港口之一,清代《南京條約》簽訂後,便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於1844年正式開埠。寧波老外灘於1992年後作為商業旅遊項目開發,已經成為寧波的一個旅遊景觀。
在酒店稍事休息後步行去附近的來福士廣場、銀泰百貨等處逛街,沿餘姚江走了一圈,已是很累了。晚在附近的衢州土菜館吃晚飯。飯後雨又大起來,就返回酒店早早休息,原定逛老外灘酒吧區的計劃取消了。今天的行程夠累的,手機上已顯示走了3萬多步,不過雨中觀瀑是歷次行程中沒有的,別有一番情趣。恰逢雨季,水量充沛,瀑布流量也大,更加好看,今日觀雪竇山瀑布首推千丈岩,其次當屬中隱潭了。
7月5日,晨起冒著細雨在餘姚江畔散步至解放橋再返回走到甬江橋,穿過酒吧區。
此時的酒吧區燈光已熄滅,街道上三三兩兩仍有攙扶離場的酒客,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酒氣,還有一兩家酒吧內音樂聲不斷,有人在聲嘶力竭地嚎唱。門口有喝醉的女孩在哭泣傾訴,男友在一旁盡力勸解。
街道上環衛工已在沖洗街面,昨夜的狂歡已落下帷幕。
上午8點半打車去寧波博物館,距離約8公里,9點不到抵達,在外邊等待9點開館。
寧波博物館建成於2018年,總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主體建築長144米,寬65米,高24米,三層、局部五層。是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著名建築師王澍先生的作品,建築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尤為著名的是外牆上使用了大量寧波老建築上拆下來的舊磚瓦,有的牆面是傾斜的,仔細看還能發現磚瓦上當年燒製時留下的符號。
博物館的外觀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斷,外立面採用浙東地區瓦爿牆和竹紋理混凝土。主體二層以上的建築開裂、微微傾斜,演變成抽象的山體,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徵、傳統建築元素與現代建築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從南面看,博物館像是一個山谷,斷口中有一階梯通向第二層“山”,山上還有綠色的植物。
博物館的入口在中部一個扁平的,跨度達30米的穿洞中,穿洞中有水池,人們從水池邊的甬道走入博物館,感覺非常新穎。
博物館的外牆腳不是水泥的散水,而是堆放著大量的鵝卵石,似乎讓人感覺這並不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物。
9點整博物館開館,需預先在網上預約,還要刷健康碼測體溫才可進入。進入展廳之後還是感覺與其它地方的博物館不同,沒有方方正正的大堂,而是從地面開始形成一種根莖狀的迷宮結構,包含有步行階梯和由電梯、自動扶梯組成的兩條路線,自動扶梯只有上行的。
我們乘坐扶梯直接到二樓的主展區《東方“神舟”—寧波史蹟陳列》,這里以寧波區域文化發展為基礎,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通過“遠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確立”、“國際港城”、“海定波寧”、“東南都會”、“開埠通商”等七個篇章,圖文並茂配以實物,向人們展示了寧波7000年文明史。
展品琳瑯滿目,展示手段先進,但是展品中珍品不多,畢竟是地市級的博物館。比較珍貴的有唐代的越窯青瓷器、南宋的銀佛器等。
從展覽中知道了寧波地名的來歷:寧波古稱明州,到明代時為避諱,朱元璋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明州府為寧波府,遂沿用至今。
三樓有《“阿拉”老寧波—寧波民俗風物展》,由“寧波老字號”、“甬上婚俗‘十里紅妝’”、“寧波老牆門”、“寧波歲時節俗”、“寧波民間工藝美術”、“寧波戲曲與寧波方言”等六部分組成,展示著“無寧不成市”的舊時老寧波。從博物館三樓沿階梯步行下樓,結束了參觀。
從博物館打車前往天一閣博物館,距離也有8公里左右。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年—1566年),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來此參觀的人很多,要在網上預約時間並買票,30元/人。我們從西大門進入,門口上方有“南國書城”的匾額,是潘天壽書寫的,門柱上有兩副楹聯,一是“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藏書藏久尤難”,為顧庭龍撰寫,另一副是郭沫若書寫的“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
進入大門後先經過范欽的塑像,
再入內是東明草堂。這是座重簷歇頂式建築,原為天一閣建成前范欽的藏書樓,
正門前有獬豸浮雕的影壁。
范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
再前行穿過月亮門後進入一院子,樹叢中可見一重簷歇頂的3層小樓,這是尊經閣,建於光緒年間,原位於寧波府學內,1935年天一閣重建時遷入天一閣內,內藏御賜書籍和儒家經典。
尊經閣後邊是明州碑林。尊經閣的東側有千晉齋,收藏有數千枚古代寧波的銘文磚,是小說戲劇研究家寧波人馬廉捐贈給天一閣的。
從尊經閣向南就是著名的天一閣寶書樓了,
這是座坐北朝南、兩層磚木結構的硬山頂重樓式建築,通高8.5米,斜坡屋頂,青瓦覆上。一層面闊、進深各六間,門懸白底黑字的“天一閣”匾額,二層除樓梯間外為一大通間。閣前鑿“天一池”連通月湖,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粗一看,這幢房屋毫不起眼,不似想像中的圖書館模樣。天一閣不對外開放,僅從門口可看到內有范欽的半身塑像,還可看到斑駁陸離的樓板。
又走到范氏故居,門上懸司馬第匾額。
我們還觀看了《天一閣發展史陳列展》,系統介紹了天一閣的歷史。天一閣名字,源於於漢代鄭玄《易經註》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范欽為了藏書定下了嚴格的族規“代不分書,書不出閣”,菸酒嚴禁入閣等等。如果子孫後代不遵守規定,將“罰與不祭”,以後不能參加祖宗的祭祀活動。天一閣藏書有兩大神器,一是“芸草”用來防蟲,一是“英石”用來防潮,而芸草就是七里香草,英石就是碳酸鈣,類似於生石灰。
從天一閣向東走進入東園,這是座江南庭院式園林,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
此時雨仍不停,加之已近中午,遂從東園沿原路退出,未去遊覽後來加入的秦氏支祠、芙蓉洲、聞氏宗祠等景點。
從天一閣出來走到偃月街打車返回酒店,在附近餐館用午餐後回酒店休息。午休後打車去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位於寧波古城南門外,曾經是舊寧波商貿文化聚集地的“南門三市”,經修復後總長約900米,以祖關山路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分。北街以傳統文化為主,有原汁原味的江南古街巷,各種老字號店鋪。南街突出休閒的生活方式,有不少時尚小吃飲品的商舖。南塘老街的建築物是對原物的維修改造,以明清的江南民居風格為主,零星穿插民國風格建築,建有戲台、八角亭、風雨長廊等傳統建築小品。
在北街上有南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的故居,包括著名電影藝術家袁牧之的故居。
我們從位於中段的入口進入,
先向南逛了南街,再返回逛北街,看到“缸鴨狗”的招牌很是奇特,遂進店看了一下,原來這是家百年老店,專做寧波湯圓,這裡的湯圓顆顆飽滿,芝麻餡甜而不膩,入口爽滑,口感甚好。湯圓上還灑有桂花,清香撲鼻。而“缸鴨狗”的招牌則源自創始人江阿狗的名字,缸鴨狗是寧波話的江阿狗的諧音。
從北街的北端走出南塘老街,又打車去城隍廟步行街逛了一圈,這是個小商品市場,比較髒亂,
倒是商場的南側的天封塔是個文物,去轉了一圈,登塔要收費遂作罷。
從城隍廟步行街返回酒店。
晚飯後天氣尚可,我們外出到三江口欣賞甬江夜景。只見甬江上的甬江大橋和外灘大橋,一是人字狀的斜塔拉索橋,
一是門字形的直塔拉索橋,
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像兩台豎琴一樣優雅,尤其是根根白色的拉索彷彿是琴弦,在燈光照射下不時地顫動,就像在演奏一般。財富中心大廈矗立在外灘大橋旁,玉米狀的樓體上燈光不斷變幻,時而紅色時而藍色時而紫色,五彩繽紛,倒映在甬江的水面上份外漂亮。
江畔有座建於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的天主教堂,被燈光裝扮得更加莊嚴,
水池中的噴泉在燈光照耀下,彷彿像白色的精靈,不斷扭動著身軀。
老外灘酒吧區已是燈火輝煌,江畔有晚風夜市,一外國老者在拉著手風琴,優美的琴聲在夜風中飄蕩。
甬江大橋底下,賣唱的歌手已迫不及待地一展歌喉。
走進酒吧街,掛在上方的燈帶非常醒目,
一串串遠遠望去形成一片曖昧的燈海。
吧男吧女們在外招攬酒客,酒吧內人雖不多,但音樂聲卻絲毫不低。酒吧街開始熱身了,而高潮還要等到晚10點以後才會到來。
7月6日,早飯後約7時即驅車出發前往阿育王寺,距離23公里,用時40分鐘。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寶幢太白山麓的華頂峰下,始建於西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歷經1700多年曆史,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佛教禪宗名寺,中國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國現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內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瓏精緻的捨利寶塔而聞名中外。
按照導航抵達後,四處尋找停車場,有標示的停車場關了,後來在公交車停車場內找到了寺廟的停車場。遊覽阿育王寺不用門票,測溫驗碼後就可進入,此時還早,工作人員剛上班。
寺廟門口的廣場很大,最南側有4根高大的石柱,柱頭仿印度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形狀,刻有四隻背對背蹲踞的雄獅。柱子上分別鐫刻著“佛光普照”4個金字。
廣場的南邊是高鐵的高架橋,不時有列車轟隆駛過。進門處的匾額“阿育王寺”四字是江澤民書寫的。
寺廟佔地很大,從入口處要走上一段距離才能到寺廟的山門。寺廟本體的建築物雖不恢宏,但很古樸。
與其它寺廟不同,這裡的天王殿及大雄寶殿都是覆蓋黑瓦的,唯有捨利殿是明黃色的琉璃瓦。山門的匾額“八吉祥地”是趙樸初的手筆。
大雄寶殿系清康熙年間重建,殿上有乾隆御筆“覺行俱圓”匾額。
舍利殿始建於公元1678年,重簷歇山頂建築,高約13米,殿前的屏門浮雕綺麗,整幢建築莊嚴肅穆。
簷間有方形匾額,上書“妙勝之殿”,是宋孝宗御製的。
可惜的是捨利殿正在維修不開放,著名的捨利塔及殿背後的唐代石雕均無緣一瞻。返回時看到元代寶塔,冒雨拍攝。
遊覽阿育王寺到上午9時就結束了。(未完待續,謝謝觀賞!)
標籤: #自驾 #宁波 #老外滩 #开元曼居 #三江口 #甬江 #雪窦山 #千丈岩 #宁波博物馆 #天一阁博物馆 #东明草堂 #尊经阁 #月湖 #范氏故居 #明池 #百鹅亭 #秦氏支祠 #南塘老街 #城隍庙 #天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