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h——浙江奉化、普陀山。

访客 3.1K 0
只看文字 收藏 喜歡 評論 瀏覽

  

一、奉化溪口鎮

  有種說法,一個溪口鎮,半部民國史。或許,這裡是蔣某的故鄉,有著太多關於他的印記。

  

(一)武嶺門

  

  

寧波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蔣經國的故鄉的故鄉。我身後的這個門,題有“武嶺”兩字,為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所寫,是為武嶺門。

  

據說,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其一蔣介石崇尚武德;其二“武嶺”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進武嶺門後的三里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故鄉了。

    

(二)文昌閣

  

  

進入武嶺門,往左邊是文昌閣,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1927年蔣介石宋美齡聯姻後,常攜宋美齡來此小住。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送到溪口幽禁。張學良到達溪口,最先的落腳點就是文昌閣,幾天以後才被押送上雪竇山。 1939年日機轟炸溪口,把文昌閣夷為平地,以後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始終是一片廢墟。現在的文昌閣,是1987年,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的。

  

(三)武嶺學校

    

進入武嶺門,右手邊,是武嶺學校,當年蔣介石創辦的學校。

  

  

(四)武山廟

  

  

進了武嶺門往前走,會看到一些民國人物裝扮,彷彿真回到了民國時代。路過武山廟,晚上我在這裡看了一出武嶺廟戲《夢迴溪口》,這齣戲以蔣介石與生母王采玉相依為命、母子情深為主要劇情,並通過一位民國說書人貫穿全場的旁白,穿插了蔣氏婚姻故事、雪竇彌勒文化和溪口秀美山水,滿滿的民國韻味。

  

  

(五)蔣氏宗祠

  

  

(六)豐鎬房

    

這是蔣氏故居,也是蔣介石和毛福梅,蔣經國與蔣方良結婚的地方。

  

  

1939年12月12日,日軍轟炸溪口,目標就是蔣氏房屋,文昌閣被轟炸成廢墟,蔣介石原配夫人,蔣經國之母毛福梅,在豐鎬房後門被炸身亡(就是上圖右邊那個樓梯口,詳見下圖)。

蔣經國從江西晝夜兼程為母奔喪,12月25日揮淚手書:以血洗血。

“以血還血”的石碑,當時立於毛福梅遇難處。

日軍再次入侵溪口後,搗毀了石碑,抗戰勝利後,復刻石碑,現在立於小洋房內。

  

  

(七)小洋房

  

建於1930年,由於結構小巧,所用建築材料水泥也稱為“洋灰”,因而得名“小洋房”。 1937年4月,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國,蔣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住讀。

  

  

二、奉化雪竇山

    

遊玩雪竇山大約需要大半天時間,山上好看的自然景觀是三隱潭的溪流與潭水,以及千丈岩的瀑布。

上午,我從下圖的三隱潭出發,依次遊覽上、中、下三處潭水,最後在下隱潭附近乘觀光小火車去到千丈岩瀑布,轉乘索道去到妙高台看蔣介石別墅。

  

  

這是中隱潭。

  

  

中隱潭。

  

  

到了這個地方,叫竹鄉溪口。

  

  

千丈岩到啦。

  

   

妙高台,蔣介石的別墅。

  

  

一路下山。

  

  

到了山腰,有一處地方,是張學良將軍第一次幽禁的場所。

  

  

三、寧波老外灘

    

老外灘位於三江口,寧波的正中心,比上海外灘的歷史還早20年。如今,寧波老外灘仍保存著大量漂亮的歐式老建築,它們大多改作了小資的酒吧和餐廳,形成一片頗有情調的休閒區,是寧波的地標之一。寧波老外灘和上海外灘有些相似,又多了幾分精緻,來這裡走走逛逛,拍拍老建築,或者找家小店坐下來喝杯小酒,很愜意。

  

  

四、普陀山

     

浙江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說起佛教文化,其實我是不懂的,到普陀山,純走走散心。所以,介紹比較簡略。

  

  

普濟禪寺入口處的石牌坊,上面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聖旨,以示對觀音大士的崇敬。

   

  

這個地方專門提一下。站在此處,聽著頌佛音樂從遠處飄來,彷彿置身於一個縹緲的世界,好神奇。

  

  

這是法雨禪寺。

  

  

關於寺廟文化,我真的說不上來,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去研究。

但我很喜歡這裡,怎麼說呢,國內大大小小的寺廟,我逛過的不算少,但這裡,是我最喜歡的,從早晨到傍晚,我足足逛了一天。因為,在這裡,給了我一份特殊的感覺,讓我真正靜了心,遠離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