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江南—獨遊蘇州紀行。

访客 7.6K 0

第一天 2021.3.18

天氣預報說這幾天都是雨,武漢也好,蘇州也罷,週日才會放晴。也許是我人品不錯,又或許是老天眷顧我出行不易,早上出門時沒下雨,到了蘇州,也沒下。

趁著沒下雨,下午一點半到了酒店後,放下行李就急忙趕往蘇州博物館(預約的兩點,只能前後15分鐘)。蘇州古城精緻小巧,博物館也同樣。一個小時,我就把博物館連同忠王府轉了個遍。

慕貝聿銘先生的大名而去,果然蘇博的建築不同凡響,古今融合,既寫意又富有情趣。現代氣息十足的博物館,與緊鄰的太平天國時期的王府,竟然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一個典雅大氣,一個雍容深闊,徜徉其間,竟有穿越歷史的感觸。

第二次踏足平江路,我沒按既定的遊客路線去走,而是走一會就隨意拐進旁邊的小巷。我喜歡看普通百姓生活的狹窄巷弄,那裡才是真實的煙火人間。平江路太過商業化了,店舖一家挨一家,密密麻麻,看得人眼花繚亂。不過,你要是有慧眼,也許能淘到你想要的東東呢。我在一家瓷器店買了兩個小茶杯,十元一個,本來是看中了五十元一個嵌花的大杯子,無奈店主不肯讓價,我就索性買了兩個小的不嵌花的素色杯。

買完繼續前行,左穿右拐,忽忽竟走到了藕園。心想既然來了,還是買門票進去看看吧。誰知剛到入口,一群老年團隊正吵吵嚷嚷地在排隊進,轉念一想,還是算了吧,不想去湊這個熱鬧。繼續往前,竟走到了環城河邊,前面不遠處就是相門了。

相門不在我此行計劃中,為了節省腳力,加上肚子也有點餓了,想想還是往回走,打道回府吧。回到獅子林,吃了碗鮮蝦麵,精神又上來了。本預回酒店,誰知走到酒店門口,一問才知酒店門口過河就是平江路。不甘心,還想再走走,於是又過橋走了一小段才繞回酒店。

好些年沒住過如家了。這次來蘇州,原是想定獅子林對面一家條件好點的民宿的,誰知相隔幾天,價格竟然漲了不少,於是就換到了百米之隔的如家。陰差陽錯,如家竟然跟平江路就隔條河,而且這邊更安靜,環境更好,價格還便宜一半。

但願今夜能枕河入夢,夢裡繼續游江南。

第二天 2021.3.19

提前兩個小時到了蘇州園區火車站,準備去上海跟老公匯合。兩個小時的時間,不多不少,正好可以把今天的作業完成,也可讓腿腳休息片刻。現在,體力不比前幾年了,出外遊玩,對於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有點累人的體力活。

好了,廢話少說,言歸正傳,還是略略記述一下今天這大半天的行程吧。儘管像是流水賬,但我還是想先這樣記下,容日後再慢慢潤筆,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

原想一覺睡到天亮的,誰知還是黎明即醒,輾轉反側,挨到了六點起床。洗漱完即出門,想看看雨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從酒店門口過河走到平江路,再往拙政園方向而去。清晨的東北街,除了兩三個本地人騎車經過,一個遊客都沒有,靜謐極了,正適合一個人散步。

轉悠了半個小時,走到昨晚提前看好的小吃店,師傅正在卸門板。為了一網打盡蘇州特色小吃,我讓師傅特意給我做了一碗餛飩面(本來是分開賣的,餛飩是餛飩,面是面),再加一籠湯包,吃飽了好走路。

獅子林最早七點半開門,我到門口時,還差三四分鐘。早起就是好,我是第一個進園的遊客,一人獨享一個園林,好難得的奢侈啊。獅子林的清潔工真是多,每個角落都有,而且都是年紀較大的叔叔阿姨,與我父母年紀相當,我見到他們都主動問好,以示內心真誠的感激。


獅子林以奇石巨多,又形似獅子而得名。燕譽堂,是全園的主廳,建築高敞宏麗,堂內陳設雍容華貴,各處裝飾獨具匠心,既文雅又得體,不是一般人家能及。趁著遊客稀少,我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仔仔細細地逛了個遍,一處景點都沒漏掉。乾隆皇帝多次親臨的園子,俺也身臨其境,臆想一下兩百多年前的南巡盛況,何其幸哉。

逛完園子,回到酒店,修整片刻,退房。看時間尚早,遂決定步行近兩公里至地鐵1號線,還想再沿路看看蘇州的民居。快到地鐵附近時,忽然瞥見路邊有間房子上寫著“蘇州狀元博物館”,哈哈,這個豈能錯過?姑蘇自古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狀元,當然也不少啦。以前只見過榜眼進士探花的匾額,這次又大開眼界,終於見識了“狀元及第”的真模樣。

蘇州誠品,是台灣誠品在大陸開設的第一家店。多數人來此,只為打卡,我則實在實在是為了買書。什麼書呢?自然是網上買不到的啦!雖然價格不菲,左挑右選,我還是買了三本台灣出版的書:蔣勳的《行走的年代》、朱天文的《巫言》、林文月的《山水與古典》。三本全是豎版繁體字,無奈國內沒有簡體版的,這下得考驗我的識字能力了。沒辦法,活到老且學到老吧。

至此,蘇州之行即將結束,下一站,上海見。

標籤: #自由行 #火车 #苏州 #苏州博物馆 #平江路 #藕园 #相门 #狮子林 #如家 #拙政园 #燕誉堂 #状元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