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南,“人間天堂”蘇州,便位於江南的核心地帶。這里河網密布,文化昌盛,孕育了諸多古鎮和古村。如果我們把視角聚焦到太湖的東山和西山,這裡的古村就更多了。從陸巷古村到最近幾年火起來的明月灣古村,另外還有走休閒路線的青蛙村,或多或少都有遊客造訪;但是同樣位於東山的楊灣古村,幾乎沒什麼遊客,就連許多蘇州本地人都沒聽說過。
如果你是小眾甚至冷門景點都愛好者,那楊灣古村絕對符合你的口味。雖然鮮為人知,但楊灣古村卻被譽為體現江南明清民居風貌的“天然博物館”。由於一直以來沒有商業開發,古村自然默默無聞,不但不收門票,甚至連像樣的大門都沒有。據說上世紀80年代,周莊景區在準備大刀闊斧搞旅遊前,還特意來楊灣古村“取經”。那麼,楊灣古村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坐落在東山半島西南部、陸巷古村之南的楊灣古村,始建於宋室南遷之後,興盛於明朝至上世紀80年代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有“南宋遺澤八百年,太湖風月三千頃”之譽。進入楊灣古村,一條長930米、細青磚砌的“萬人”紋和水波形圖案明代古街,在眼前鋪展開來。這是當地人口中的“老街”,青石板已被歲月磨得光可鑑人。整條古街貫穿楊灣古村的南北,還有28條與之相交的小巷,分別與東邊的山和西邊的太湖相連。
街道兩旁,青瓦石屋,綠意盎然,古民居隨處可見。楊灣曾經商業發達,人口眾多;老街上當舖、雜貨店、客棧、書場雲集。現在,村里至今留有元、明、清時代的古建築20餘處,其中明代建築最多共計19處。列入控保單位的建築多達57處。這些古建築形成以楊灣古街為中心、向左右輻射形成歷史街區。它們曾經是官宦宅邸、是小康門第、是平民住宅、或是茶肆小舖;現在它們都苔痕累累,門窗古拙,蒙上了歲月的滄桑。
這裡是東山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不僅古建築數量多,檔次之高在蘇南也十分罕見。這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軒轅宮、懷蔭堂與明善堂;還有崇本堂、錦星堂、久大堂、純德堂4處市級文保單位。其中,始建於唐初的軒轅宮更是古村的亮點。雖經後世多次重建,但是經古建專家陳從周先生考證,正殿內的庭柱、檐柱、樑架、斗拱等仍是元代至正四年(1338)的遺構。無釘無鉚屹立了684年,在整個江南地區都十分珍貴。
而要說起楊灣古村最有名的“商業”場所,竟然是一家歷經百年的小雜貨店。隨著周邊其他商舖相繼歇業,只有這家不起眼的鋪子依然在堅持著。店鋪沒有名字,裡面的陳設停留在了上世紀7,80年代,玻璃櫃殘破不堪,纏滿了膠布,顧客寥寥。裡面售賣的東西也都是些不起眼的生活日用品。或許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家附近都有一家這樣的雜貨舖吧。
楊灣古村里,除了建築,還有橘樹、板栗樹、棗樹、枇杷樹等數十種果樹。其中最多的莫過於銀杏,走在村子裡,幾乎每個街口、每塊綠地,都會看到幾棵古銀杏樹。東山本就是蘇州知名的賞秋勝地,如果是深秋時分來到楊灣古村,青瓦白牆配上一樹樹金燦燦的銀杏,那更是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古道、古建築、古樹在楊灣這座古村落中,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雲變幻,見證了古村的歲月變遷,也守護著這方水土的平靜與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