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雅苑丨非遺匠心 指尖傳奇。

访客 9.0K 0
天數:2 天 人均:1500 元 和誰:親子

蘇州人可以在一根頭髮上刻一隻猴子,

可以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一首詩詞,

可以在一顆橄欖核上精雕 56 個人物,

這幾近神話。

其實,蘇州人並沒有三頭六臂,靠的也是尋常的雙手和食指,但心手相連卻能創造非凡,書寫傳奇。

蘇州的吳中區是吳文化發祥地,民間手工藝能工巧匠匯聚。在全國工藝美術領域的 11個大類中,蘇州吳中區擁有 10 個大類 3000 餘個​​品種。

人們常說,天下工藝看蘇州,蘇作精華在吳中。

在很多人眼裡,沒有園林,蘇州便不是蘇州;那麼,如果沒有香山幫,蘇州便沒有了享譽世界的園林。

香山幫古建,蘇派建築的指上乾坤。香山幫以“江南木工巧匠皆出於香山”留名史冊。

涵玉曉築的整體營建,也是幸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山匠人出山相助,涵玉亦是品鑑蘇作大師精品的博物雅苑。

園內蘇州刺繡、江南玉雕、核雕、吳門畫作,蘇工紅木家具…隨處可見,陳設了蘇繡大師姚建萍、核雕大師許忠英、玉雕大師俞挺、紅木雕刻大師蔣荷珍、玉雕名家汪德海和書法名家華人德等諸多名家稀世手作。

蘇繡 · 一針一線間的修行

蘇州話裡,做刺繡就是做生活。每一件手工蘇繡作品都千針萬線,獨一無二不可複制 。蘇繡,應該是很多人認識蘇州的開始,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綿延2000 多年。

太湖之濱享譽國內外的蘇繡之鄉鎮湖,一直是蘇繡最正宗的發源地與傳承地,孕育了以“精、細、雅、潔”著稱的蘇繡文化,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蘇州溫潤風。在老一輩刺繡大師的傳承與帶領下,當代蘇繡人才輩出,以針代筆,傳遞出當今中國的文化自信。

蘇繡,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很難有人在50 歲之前成為一名優秀的繡娘,姚建萍做到了。

姚建萍的動物繡《小天鵝》《三貓圖》生命萌動,人物肖像繡《沉思》《父親》形神俱佳,原創大型蘇繡《江山如此多嬌》《和諧——百年奧運中華圓夢》大氣磅礴······諸多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等機構永久收藏。 “創作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自然。”這是姚建萍特別喜歡的一句話。說起蘇繡的未來,姚建萍認為思維的創新遠大於技巧。

核雕 · 核裡有乾坤

蘇州核雕,處處流溢著清秀,文雅與神韻;早在明代就已經出名,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核雕,蘇州核雕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藝術精華,點睛之處細如針尖,放大數十倍,仍栩栩如生。

談核雕,繞不開蘇州。更繞不開舟山和光福。如今的舟山村屬於吳中區,擁有大大小小核雕工作室七八百家,業5000 餘人。一顆橄欖核從下樹,精雕細琢,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選核,因材施藝,構圖,銼核,勒線,粗雕,細琢,開相,修飾,打磨,拋光,打眼,串珠,把玩,保養。

玩家在手中盤玩的同時,核面​​會形成包漿,等待著它泛出暗紅光澤的那一天。核雕是一門“螺螄殼裡做道場”的藝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許忠英大師德藝雙馨,自17歲學習橄欖核雕刻至今,這近50年的堅定與努力,都是為傳承守護國家級非遺項目——光福核雕,來涵玉的賓客欣賞其精巧的作品,無不驚嘆。

玉雕 · 指尖遊走的琢玉密碼

中國最好的玉是新疆和田玉籽料,中國最好的玉石雕工在江南。“良玉雖集京師,工匠則推蘇郡”,陸子岡等代表人物名震京師,被人們譽為“鬼斧神工”。

蘇州玉雕在吳地孕育,生髮,早已沁潤了這個城市的美好氣質——清秀、溫婉,細膩。

“蘇作玉雕是優秀吳地文化的載體,它更多包含了中庸,和諧,剛柔並濟的傳統理念,玉的語言是含蓄的,內斂的”。蘇州玉雕的突出風格在於“飄逸”,道出了吳地文化的終極追求,與江南絲竹的曲調如出一轍。以“小,巧,靈,精出彩”。

玉不琢,不成器,造型別緻,款式精美的玉雕都是經過多道工序才能那般獨具魅力。

薄胎器皿在器形上追求秀美,高雅,輪廓造型優美;在紋飾上追求清麗,雋秀,線條疏密有致;在雕琢工藝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胎壁薄如蟬翼。

俞挺所作玉雕器皿器形端莊典雅,胎體均薄,風神別具,彰顯了具有鮮明個性的玉雕設計風格。

指尖遊走的琢玉密碼:從選料,到切割設計、雕刻、拋光、落款等層層工序都很講究。選料,潤而澤的籽料最上乘,認准正宗新疆和田玉,山料大多有“裂”,籽料經過千萬年上億年的冰雪消融之水的沖刷,盡是精華。

紅木家具 · 文雅端秀 惜料如金

在世界範圍內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即明式家具,洛可可家具和哥特式家具。

而中國 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明式家具,繞不開蘇州,也稱為“蘇式家具”。豪不誇張的說,蘇作紅木家具代表著明式家具的最高水平,造型文雅端秀,用材無多,惜料如金,精雕細琢。

家具圖案以竹紋,梅花,幾何紋,古玉紋為多,具備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徵。2006 年 5 月,蘇州明式家具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蘇式家具自古就極為金貴,明代時,家具製成主要靠運河北上上貢給達官顯貴,北上家具主要靠水運,大運河屬漕運,以官運為主,運價奇高,當一件黃花梨家具運到北京行情就很高,據說一對麵條櫃,差不多千兩白銀,當時一座像樣的四合院,也不過這個價錢。

如今蘇式家具技藝得到發揚與傳承。

蘇式家具有五美:木材美,造型美,結構美,雕刻美,裝飾美。材質與形質和諧交融,形神合一,簡約空靈,渾然天成,散發歲月質感的迷人光澤。

藏著文人情懷,是蘇作裡面的藝術基調,其細微之處,全是文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