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是延生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
清朝《洞庭東山志》曾曰:“東山雖鄉鎮之地,其道途之修正,第宅恢宏,人文制度,衣冠之樂,具大縣之風。” 因為環境好,又稱洞庭東山,還獲得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稱號,是一處避開人潮的小眾度假地。
很久以前因沒有好的住宿匆匆而過,聽聞喜林苑雲南紮根了十年後,在這裡播下江南的第一顆種子:喜林苑·蘇州容春堂。
這夏末秋初時,五朵金花即首次安吉行之後,再次出發!
一座明基清建的古宅,是東山地區清朝群體民居建築的代表作,亦是東山現存的最大古民居。
這座歷經百年風雨滄桑的江南民居,其原主人劉恂如,清末開設錢莊,在上海灘風頭曾一時無兩。經商富足後回到東山,建造了這座東、中、西三路一字排開,坐北朝南五進的深院大宅。
至今,古建形制保存完好,門、大廳、備弄、天井、書房、花園與園林建築應有盡有。當地人稱“一百零八間",暗含“一百零八位星宿下凡人間”的寓意。
歸有光《容春堂記》曾曰:“其謂春於天地之間,雖陰山雪嶺,幽崖寒谷,無所不之,而獨若此堂可以容之者。”喜林苑蘇州新址——東山明清古宅"容春堂"即取名於此。
來自美國芝加哥的林登夫婦在大理喜洲創立了喜林苑品牌,修舊如舊改造了楊品相宅等白族老宅院,成為融合民宿酒店,自然與在地文化教育營地為一體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這次林登先生受蘇州文旅邀請,來改造東山老建築“容春堂”項目,成為精耕蘇州東山江南文化的酒店與教育營地。
喜林苑邀請傳承千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山幫”工匠進行改造,歷時兩年,才有今日我們在古典蘇式庭院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宅在喜林苑】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撒照在房間,慵懶的伸腰打個哈欠…
擺開茶席,圍坐喝茶,紅的石榴,綠的蓮子…
喝喝茶,臭臭美,不亦樂乎過家家…
上次被化妝,13年以前;上次穿這條裙子,5年前;上次…
感謝女朋友們勉勵、成全!
晚上睡衣生日趴,端起酒杯,敬女神,生日快樂!女神在朋友圈裡寫下:
儀式感之於我們是一份愛的功課;
在儀式感裡,是一份人間值得;
這樣的時光裡的生命被滋養被珍惜被允許。
讓我們在紛擾的紅塵裡,獲得自由獲得愛的能量。
一切的一切,都交給時間吧。每一天都會有詩意,每一年都能很豐盈。我真是喜歡活著啊,我要把“活著”用力地喜歡。
【食在喜林苑】
本想著新開民宿菜品可能還不穩定,提前預訂了東山一家頗有名氣的私房菜,踩了巨雷之後,臨時決定取消第二日蘇州市區行,必須在喜林苑補回一餐。
管家提前安排採購當日新鮮食材;大廚根據食材出菜單與我們溝通;根據我們要求略調整…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踩雷那頓和這頓真是天壤之別。現做的米糕,成了點睛之筆。
【住在喜林苑 房間篇】
入住體驗Tips:
——雖然是老宅子,完全沒有老宅子的腐霉味。房間改造之後,一改老宅子的幽暗,敞亮多了;
——管家服務可圈可點,相對於眾多徒有其名的“管家”,這裡的管家實實在在,服務於點點滴滴。入住前溝通代買生日蛋糕,管家主動提出贈送,並告知東山西餅店有限,到店拍照片讓我們選擇心儀的款式;入住當日,奔前奔後到停車場接,搬運行李,熱心介紹…;入住時,不管什麼時間,都滿足我們各種需求,沏茶的茶壺、充電線、訂餐後溝通菜品…